防拐骗小常识 拐骗小常识( 三 )


即使是医生作检查,也应要求监护人在场监督 。这是儿童的正当权利 。
八、能帮你的人很多 。遇到麻烦找警察,是最基本的常识,但仅此还不够 。
假如警察不在附近,孩子就不会求助于任何人 。还应让孩子知道,公园、商场、电影院等地方的工作人员都可以求助,多一个机遇就多了一个生存的希望 。
九、警惕电子领域 。无论家里有没有计算机,家长告诉孩子注意电子领域的安全事项也非常重要 。
孩子可能在学校,图书馆和同学的家里使用因特网,因此,应告诉孩子要注意保守家庭及个人的一些秘密,不要轻易约见在网上结识的任何人 。十、在游戏、演练中增强自护自救本领 。
仅跟孩子讲述一些自护自救的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说了当时可能记住了过后一会儿就忘记 。惟一能使孩子掌握的途径是通过角色游戏和演练 。
经过多次演练就能逐渐掌握要领 。在家庭游戏中父母可设计多种可能发生的情境,向孩子提出问题,测试他们的反应能力 。
同时还要演练父母和孩子之间如何保持通讯联络的内容 。
小学生防范被人拐骗的注意事项( 48字口诀) (一)手牵手!儿童好奇心强,对户外一事一物总是感到新鲜有趣,在街道、游乐场所、路上,一不留神就会走失,外出时父母应向儿童讲清楚走失的可能性和种种危险,走路时孩子家长最好手牵手一起走 。
(二)返原地!如果发现儿童失踪时,应立即返回最后看见孩子的地方,迅速搜寻一遍 。如果该处有扩音系统,例如游乐场、剧院、电影院等,应请工作人员用扩音器协助寻找 (三)早报警!如果上述方法都无效,应尽快到当地公安派出所报警,向警察提供走失儿童的各项详细资料,如姓名,年龄、性别、衣着、肤色、身高、口音、特点等,与警察约好见面地点后,就应留在该处等待,并派人协同警察寻找 。
(四)查熟人!尽快打电话到家庭、亲戚、朋友、邻居、同事、同学家中寻找 。(五)记名录!在日常生活中要教小孩说清祖父母、父母、外祖父母和小孩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父母单位或家庭电话号码,并教会儿童打电话 。
碰到紧急的事可以打110报警救助 。(六)不接礼!父母应经常教育儿童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场所都不可接受陌生人送给的钱财或物件,也不可随便跟陌生人到别的地方去 。
(七)自寻助!父母同儿童一道出门购物、游玩时,要反复告诉小孩万一失散了他要怎么办,教会他们如何找交通警察或巡警或商店店员或戴红袖章的老爷爷、老奶奶等 。(八)拒生人!父母要经常教育儿童,如果有一个不是本家庭成员的成年人叫他们干任何事或到任何地方,都不可听从 。
(九)陌生人!经经常给懂事儿童讲清什么是陌生人,尽管小孩可能在别人家见过此人,但他仍算是陌生人 。(十)须警惕!利用给儿童讲故事或看电影、电视时,经常给小孩讲解当前社会上出现的种种拐骗或绑架妇女、儿童的犯罪活动拐骗手法 。
使懂事儿童提高对人贩子、绑架罪犯的识别能力 。(十一)等家人!家住在市镇的居民对入托的幼儿和小学生、初中生,无论上学或放学回家,都要由父母或派亲人按时接送 。
(十二)记标志!家庭要保留好小孩最近期的照片,记住小孩每天的衣着 。万一走失时便于报警寻找 (十三)有约定!父母应与孩子所在的学校班主任或教师联系好,说清除你、配偶和你所指定的人外,不让其他人接送你的孩子 。
(十四)早报告!书包里放二元备用的硬币,有事可打公用电话给家人 。儿童放学时如有临时急事,应事先打电话或托人告诉父母,不可随便跟其他人上街游玩 。
(十五)不开门!家中如无成年人在时,如有陌生人敲门,不可开门接待,应告诉陌生人待父母回家时再来接洽 。(十六)不搭车!在外出或上下学途中,如果有不了解的人请你坐他的汽车或摩托车,千万不要去乘坐 。
1.权威诱惑法 即拐骗者能叫出小孩的名字,然后告诉孩子说,受爸爸或妈妈委托,前来带孩子回家,甚至说得到了老师的同意 。
这类“权威诱惑”通过骗取孩子的信任感而诱骗孩子 。2.物资利诱法 例如,“小朋友,在我的车里面有一个礼物给你 。
想知道是什么吗?跟我到车里去看看吧 。”这种方法利用诱发孩子的好奇心而达到拐骗孩子的目的 。
3.带路引路法 诱骗者利用孩子善良、乐于助人的品格,有意引诱孩子 。例如,“小朋友,你知道去酒店的路怎么走吗?你能不能带我去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