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拐骗小常识 拐骗小常识( 二 )


(一)儿童好奇心强,对户外一事一物总是感到新鲜有趣 。
在街道、游乐场所、路上,一不留神就会走失,外出时父母应向儿童讲清楚走失的可能性和种种危险,走路时最好用手牵着小孩一起走 。
(二)如果发现儿童失踪时,应立即返回最后看见孩子的地方,迅速搜寻一遍 。
如果该处有扩音系统,例如游乐场、剧院、电影院等,应请工作人员用扩音器协助寻找 。
(三)如果上述方法都无效,应尽快到当地公安派出所报警 。
向警察提供走失儿童的各项详细资料,如姓名,年龄、性别、衣着、肤色、身高、口音、特点等,与警察约好见面地点后,就应留在该处等待,并派人协同警察寻找 。
(四)尽快打电话到家庭、亲戚、朋友、邻居、同事、同学家中寻找 。
(五)在日常生活中要教小孩说清祖父母、父母、外祖父母和小孩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父母单位或家庭电话号码,并教会儿童打电话 。
(六)父母应经常教育儿童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场所都不可接受陌生人送给的钱财或物件,也不可随便跟陌生人到别的地方去 。
(八)父母要经常教育儿童,如果有一个不是本家庭成员的成年人叫他们干任何事或到任何地方,都不可听从 。

(十)利用给儿童讲故事或看电影、电视时,经常给小孩讲解当前社会上出现的种种拐骗或绑架妇女、儿童的犯罪活动拐骗手法 。
使懂事儿童提高对人贩子、绑架罪犯的识别能力 。
(十一)家住在市镇的居民对入托的幼儿和小学生、初中生,无论上学或放学回家,都要由父母或派亲人按时接送 。
(十二)家庭要保留好小孩最近期的照片,记住小孩每天的衣着 。
万一走失时便于报警寻找 。
(十三)父母应与孩子所在的学校班主任或教师联系好 。说清除你、配偶和你所指定的人外,不让其他人接送你的孩子 。
(十四)儿童放学时如有临时急事,应事先打电话或托人告诉父母,不可随便跟其他人上街游玩 。
(十五)家中如无成年人在时,如有陌生人敲门,不可开门接待,应告诉陌生人待父母回家时再来接洽 。(来源:华商论坛)
一、注意获取感觉 。
在紧要关头,应该相信直觉 。家长不仅要告诫孩子留神从接触的人或事中获取不安的感觉,还要注意倾听,鼓励孩子讲出他感觉不安的人和事 。
二、学会识别诱惑 。平时,家长应告诉孩子,对于陌生人问路或请求协助寻找丢失的宠物之类的事应保持警惕,这是犯罪分子诱拐儿童的两种普遍策略 。
如:有的罪犯装作认识你,叫出你的名字(其实他可能是看到了绣在孩子衣服上的名字或跟踪你时听到有人这么称呼过);有的罪犯自称是消防人员;编造你家房子着火的紧急情况等等 。家长应告诉孩子:任何人甚至是警察和消防员,在未得到孩子监护人允许的情况下,都不能将他带走 。
三、不要只关注陌生人 。家长常会这样叮嘱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说话 。”
什麽是陌生人?孩子并不一定真正懂得,若让孩子画出陌生人的面孔,一般他都会画出一个可怕的面孔 。其实,那些想侵犯孩子的人一般都会装出一副和蔼可亲的面孔 。
据有关方面调查,对儿童进行性犯罪的嫌疑人中90%是儿童认识的人 。家长应特别提醒女孩儿不要单独外宿或跟异性到任何地方去 。
四、要学会大声呼叫 小孩子身单力薄是打不败侵犯者的,因此不用教一个小孩子如何用拳脚打败侵犯者,但是孩子却能做许多吸引周围人注意力的事情 。比如:大声呼喊:“救命!他不是我的爸爸!”骑自行车的孩子可以利用自行车为掩护物,让罪犯难以将你劫持走,同时大声呼救,这样会引起围观者的注意和警惕,争取得到救助的可能 。
五、要勇敢地说:“不!” 每位父母都想培养一个有教养的孩子,但也应让孩子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打破常规 。比如,假如有人威逼孩子做无礼或危险的事时,要勇于说“不!” 六、让孩子尽情倾诉 。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与孩子要经常进行交流 。如果孩子对某人有所不满,家长不要简单地说,不许说某人坏话,而要和孩子一起予以分析,这样孩子才能畅所欲言 。
一旦他遇到不惬意的事,或有人搔扰了他,孩子能够向他所信赖的人尽情地倾诉 。孩子知道有人时刻在关心着他,就能减轻心理压力,减轻心理伤害,并能及时让坏人得到应得的惩治 。
七、明确不可触摸的地方 。孩子到了四五岁,家长就应向孩子说明泳衣遮盖的部位是个人隐私区,任何人都无权接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