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急救常识培训 医学急救常识( 六 )


【医学急救常识培训 医学急救常识】溺水者的紧急救护 许多人喜欢游泳 , 因为缺少游泳常识而溺水死亡者时有发生 。
据有些地区统计 , 溺水死亡率为意外死亡总数的10% 。溺水是由于大量的水灌入肺内 , 或冷水刺激引起喉痉挛 , 造成窒息或缺氧 , 若抢救不及时 , 4-6分钟内即可死亡 。
必须争分夺秒地进行现场急救 , 切不可急于送医院而失去宝贵的抢救时机 。一.当将溺水者救至岸上后 , 应迅速检查溺水者身体情况 。
由于溺水者多有严重的呼吸道阻塞 , 要立即清除口鼻内淤泥杂草、呕吐物 , 然后再控水处理 。二、迅速进行控水:所谓控水(倒水)处理 , 是利用头低、脚高的体位 , 将吸入水分控倒出来 。
最简便的方法是 , 救护人一腿跪地 , 另一腿出膝 , 将溺者的腹部放在膝盖上 , 使其头下垂 , 然后再按压其腹、背部 。也可利用地面上的自然余坡 , 将头置于下坡处的位置 , 以及小木凳、大石头、倒扣的铁锅等作垫高物来控水均可 。
三、对呼吸已停止的溺水者 , 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方法是:将溺水者仰卧位放置 , 抢救者一手捏住溺水者的鼻孔 , 一手掰开溺水者的嘴 , 深吸一口气 , 迅速口对口吹气 , 反复进行 , 直到恢复呼吸 。
人工呼吸频率每分钟16-20次 。四、如呼吸心跳均已停止 , 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
急救者将手掌根部置于胸骨中段进行心脏按压 , 下压要慢 , 放松时要快 , 每分钟80-100次 , 与人工呼吸互相协调操作 , 与人工呼吸操作之比为5:1 , 如一人施行 , 则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是15:2 。溺水者经现场急救处理 , 在呼吸心跳恢复后 , 立即送往附近医院 。
在送医院途中 , 仍需不停地对溺水者作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 以便于医生抢救 。火灾的逃生 有人统计 , 我国1971-1980年间 , 平均每年死于火灾4000余人 , 平均每天11人 。
火灾造成人类死亡的原因产生是火焰烟雾中毒所致的窒息 。因为大火烟雾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及塑料化纤燃烧产生的氯、苯等有害气体 , 火焰又可造成呼吸道灼道灼伤及喉头水肿 , 这些因素足可使浓烟中的罹难者3-5分钟内中毒窒息身亡;另外 , 还有直接被大火吞没烧死或跳楼坠亡 。
火灾脱险逃生应紧急采取的措施有: 1、沉着冷静:根据火势实情选择最佳的自救方案 , 千成不要慌乱 。凡火灾幸存者大多方寸 , 不大呼大叫 , 而是根据火势、房型冷静而又迅速地选择最佳自救方案 , 争取到了最好的结果 。
2、防烟堵火:这是非常关键的 , 当火势尚未蔓延到房间内时 ,  紧闭门窗、堵塞孔隙 , 防止烟火窜入 。若发现门、墙发热 , 说明大火逼近 , 这时千万不要开窗、开门 , 可以用浸湿的棉被等堵封 , 并不断浇水 , 同时用折成8层的湿毛巾捂住嘴、鼻 , 一时找不到湿毛巾可以用其他棉织物替代 , 其除烟率达60%~100% , 可滤去10%~40%一氧化碳 。
另外 , 应低首俯身 , 贴近地面 , 设法离开火场 , 以避开处于空气上方的毒烟 。3、设法脱离险境:底层的居民自然应夺门而出 。
楼上的住户若楼道火势不大或没有坍塌危险时 , 可裹上浸湿了的毯子、非塑制的雨衣等 , 快速冲下楼梯 。若楼道被大火封住而无法通过 , 可顺墙排水管下滑或利用绳子缘阳台逐层跳下 。
4、尽快显示求救信号: 发生火灾 , 呼叫往往不易被发现 , 可以用竹竿撑起鲜明衣物 , 不断摇晃 , 红色最好 , 黄色、白色也可以 , 或打手电或不断向窗外掷不易伤人的衣服等软物品 ,  或敲击面盆、锅、碗等 。5、切不可因贪恋钱财而贻误脱险时机 。
地震的求生与急救 地震酿成的灾害包括楼宇倒塌、火灾及地震过后的瘟疫 , 可致大批人员伤亡 。当大地震蓦然而至 , 若开始时震级不高 , 人们应当迅速离开建筑群 , 分散到空旷的场地上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