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教学教研计划 政治教学教师教研计划模板( 四 )


在《经济生活》中 , 我们从学生身边的经济现象讲起 , 从学生天天都见到的商品讲到价格和价值 , 讲到消费和消费观 , 然后从消费追朔到生产 , 引出经济制度 , 讲到劳动和经营、劳动者和企业 , 再讲到收入和分配 , 包括个人收入的分配、国家收入的分配 , 讲到税收和依法纳税 , 最后专门用一个单元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讲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 讲到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的对外开放 。也就是说 ,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向学生讲解经济生活的常识 。
三、学情分析及学法指导
我担任高一年级两个文科班的教学 , 高一新生一方面由于初次来到一个新环境 , 心理和作息习惯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 另一方面由于初中的基础知识都比较薄弱 , 但作为文科班学生 , 他们学习态度比较端正 , 记忆和理解潜力较强 , 他们对经济生活的理解更容易 。同时由于经济生活比较贴近现实 , 文科班就应也不会有太大问题 。最关键的是高中的思想政治和初中的思想品德有较大的区别 , 因此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措施也有所差异 。
因此教学中将面向全体 , 搞好衔接;立足课本 , 注重规范;强化积累 , 拓展视野;注重基础 , 因材施教 。同时教学应注重基础的培养和兴趣的培育 。此外 ,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穿插一些时政知识 , 尽量多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 多方式将知识呈现给学生 。
四、教法设计
贯彻新课程理念 , 教学中运用自主学习 , 探究学习 , 合作学习的方法 , 综合考点资料 , 突出学科内的知识衔接 , 注重学科间的贯通 , 拓宽学生知识面 , 提高学生的思维潜力;基础训练 , 重在运用;拓展训练 , 重在提高;综合训练 , 重在发展 。使学生既从“点”上拓展 , 又能对所学知识点结合 , 融会贯通 。高中政治教材的主体结构按“学习专题”构建 。政治的政治活动是丰富多彩、极其复杂的 , 他与经济活动、文化活动一齐构成了人类历多彩的生活活动 。只要同学们潜心学习 , 细心探究 , 就必须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
五、具体措施
1、增加政治教学的趣味性 , 活跃课堂气氛
高中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相较于初中生来说 , 已经开始发生重大转变 , 理性思维的潜力大幅提升 。但是由于高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完全过渡到成熟的理性思维 , 完全枯燥和单一的理性分析还不完全适合他们的认知次 。所以 , 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培养他们对于事件本质和事件规律的认识和分析 , 也要糅合趣味性较强的政治小故事、时政、经济现象 , 财富故事会 , 辅助学生对当时时政事件的理解和分析 。
2、转变教学方式 , 力求做到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1)每堂课均前3—5分钟复习上一节资料;25分钟讲课;最后10—15分钟用来强化训练及检测本节课学习状况 。做到日日清 。
(2)每两周一次总结测查 , 把两周内所学主要资料以提问形式或作业形式考察一遍 。做到周周清 。
(3)每月一次月考 , 查漏补缺 , 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做到月月清 。
3、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研究潜力:每学完一个单元引导学生概括本单元的知识体系 , 培养他们的概括总结潜力 。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高考典型例题的演练 , 培养他们的应考意识 。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会组织学生看《经济半小时》《财富故事会》 , 拓宽学生知识面 , 培养他们透过经济现象看本质 , 理论联系实际潜力 。结合学校实际 , 立足课本 , 注重夯实基础 。落实备、教、批、辅、考、评等各个环节 , 向课堂要效率 , 认真做好“四备”、“五点”、“两法”(“四备”即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练习;“五点”即每堂课都要钻透重点、难点、知识点、潜力点、教育点;“两法”即既要研究教法 , 又要研究学法) 。
4、优化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 , 加强学法指导 , 做好初高中的衔接工作 , 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政治学习 。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良好习惯 ,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 , 做到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自己帮忙自己提高 , 提高学生的学习潜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