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财务小知识 财务入门小知识( 五 )


2. 管理会计:没有标准的模式、不受会计准则的控制 。会计的职能主要是反映和控制经济活动过程,保证会计信息的合法、真实、准确和完整,为管理经济提供必要的财务资料,并参与决策,谋求最佳的经济效益 。
会计学基本常用有:1、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与监督;2.会计对象:指企业单位的资金运动,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
3.会计的本质:是对一定单位的经济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并通过所提供的会计资料,作出预测,参与决策,实行监督 。4、我国会计四个基本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5.企业会计静态等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静态等式是最基本的等式 动态等式:收入-费用=利润6.企业会计核算基础:权责发生制原则(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37626137两个凡是,是否属于本期为标准确定);收付实现制(是否支付或收到为标准)7. 会计计量的五种方法: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法,其他适度、谨慎、有条件的采用;会计核算方法体系是会计方法体系中最基本的体系8.会计循环的工作过程:凭证—账簿—会计报表 9、会计核算方法口决(7种):会计核算方法七,设置科目属第一;复式记账最神秘,填审凭证不容易; 登记账薄要仔细,成本计算讲效益; 财产清查对账实,编制报表工作齐 。
10、会计核算一般要求:12个;8+4;其他一般原则(4)是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会计信息质量原则(8)是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明晰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重要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及时性原则;11. 会计科目必须根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单位在不影响会计核算的要求和会计指标的汇总,以及对外提供统一的会计报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 。12、会计科目与会计帐户的区别:会计科目没有结构,只有名字,会计帐户有自己的结构 。
13、并不是所有资产类科目都是借方科目 。成本类科目属于资产负债表科目;14、盘存类账户肯定是资产类账户,但是资产类账户不一定是盘存类账户;15、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是暂记类账户,一般在年末要进行强制性结转 。
待处理账户余额为:借记损失;贷记溢余 。可设置“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和“待处理固定资产损益”两个明细科目 。
小企业不设置该科目 。16、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是备抵附加调整账户,备抵时是节约差异,附加时是超支差异;17、利润分配是本年利润的权益备抵账户;制造费用是集合分配类账户;18、待摊费用、预提费用是跨期摊配类账户,现已经取消 。
19、债权结算账户包括: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 。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余额一般在借方 。
20.收入、费用结转的对方账户为本年利润账户 。本年利润余额在借方为亏损,余额在贷方为盈余 。
年末转入利润分配账户;利润分配账户只有未分配利润明细有余额,其他明细无余额;21.成本计算的账户包括:生产成本、物资采购、在建工程 。22.备抵调整账户的特点:抵减账户的余额方向与被调整账户的余额方向必定相反,23、.账户的基本结构划分为:借方、贷方、余额;账户的余额一般在它的增加额方向24、在借贷记账法下:借增贷减是资产,权益与它正相反;成本资产总相同,细细牢记莫忘记;损益账户要分辨,收入费有不一般;收入增加贷方记,减少借方来结转;费用增加借方记,减少贷方来结转;25、.余额平衡法公式:全部账户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余额合计 (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原理)26、.编制余额试算表:余额部分,账内有错;余额相等,一般没错 。
27、余额相等,也有错误的情况有:一项业务在有关账户全部重记,全部漏记,或多记、少记,且余额一致;某项业务记错帐户,而方向无错;某项业务借贷颠倒;记账某账户的错误金额一多一少,恰好相互抵消 。28.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
会计分录包括三要素:借贷方向、会计科目、金额; 29.总分类帐户是根据总分类科目设置的 。用来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分类核算的账户,如:应收帐款、原材料、固定资产、预提费用等!会计科目代码4-2-2-230、总分类帐户与明细帐分类帐户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统驭控制、补充说明的关系!平行登记(依据相同、方向相同、期间相同、金额相等),明细账户发生额、余额之和等于总账发生额或余额之和;但是总账余额是借方,所属明细账余额不一定全部是借方;总分类核算只提供金额核算指标,但明细分类核算既要提供金额核算指标又要提供实物数量指标31.会计凭证按其填制程序和用途不同,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业务量小的公司可以选择通用凭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