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急救常识培训 医学急救的常识( 七 )


(四)心肺复苏术施行有效:
1、恢复自主的呼吸和脉搏; 2、有知觉,反应及呻吟等 。
(五)终止心肺复苏术的条件:
1、已恢复自主的呼吸和脉搏;
2、有医务人到场;
3、操作者已筋疲力尽而无法再施行心肺复苏术;
4、心肺复苏术持续一小时之后,患(伤)者瞳孔散大固定,心电活动、呼吸不恢复,表示脑及心脏死亡 。
(六)注意事项:
1、口对口吹气量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1200毫升,胸廓稍起伏即可 。吹气时间不宜过长,过长会引起急性胃扩张、胃胀气和呕吐 。吹气过程要注意观察患(伤)者气道是否通畅,胸廓是否被吹起 。
2、胸外心脏按术只能在患(伤)者心脏停止跳动下才能施行 。
3、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应同时进行,严格按吹气和按压的比例操作,吹气和按压的次数过多和过少均会影响复苏的成败 。
4、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必须准确 。不准确容易损伤其他脏器 。按压的力度要适宜,过大过猛容易使胸骨骨折,引起气胸血胸;按压的力度过轻,胸腔压力小,不足以推动血液循环 。
5、施行心肺复苏术时应将患(伤)者的衣扣及裤带解松,以免引起内脏损伤 。
【医学急救常识培训 医学急救的常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