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导入新课
在《桃花源记》中,谁为我们勾勒了一个理想社会?
陶潜 。陶潜不仅仅为世人描绘出了一幅闲适静谧的世外桃源景象,他还带领我们走进了“五柳先生”,感受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 。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文章《归去来兮辞》,去了解一下他的隐士情怀 。
三、自主学习
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和文体知识(参考《导学案》并课件补充)
2、研读并序
在课前预习疏通字词句的基础上,请学生品读并序,思考并序写了几层内容?
四、小组合作讨论探究
1、《导学案》练习难点讨论
2、并序中难点字词质疑
3、讨论序文中陶渊明做官和辞官的原因各有哪些?哪个才是最主要的辞官原因?
五、小组展示,点评
1、难点字词展示、质疑
2、概括序文内容
两层内容:(一)描述了就任彭泽的心境 。(二)交代了弃官归田的缘由 。)
原因有三点:
①、“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不愿扭曲天性,强迫自我去做本性不想做的事 。
②、“饥冻虽切,违已交病”――不愿折节为吏,那冻饿更难以忍受 。
③、“程氏妹丧于武昌”――亲妹过世,需要去奔丧 。
六、诵读课文
通过听录音使学生深切感受本文语言的流畅清新、音节铿锵,自然成韵的特点,使学生在美的情境中走近陶渊明这位田园大师,同时也为诵读打下基础 。
要求:注意听停顿的特点--三字句2、1顿;四字句2、2顿;五字句2、3顿;六字句3、3顿或1、2、1、2顿 。
七、学生通读文章,疏通词句,总结重点字词句式:
1、学生自主学习,结合《导学案》字词练习
2、小组讨论探究,难点字词质疑并展示,老师补充
(1)、重要实词:
役(役使)、谏(谏正、劝止)、觞(酒杯)、策(拄着)、憩(休息)、岫(山穴)、景(太阳)、盘桓(徘徊、留恋不去)、畴(田地)、棹(划船)、窈窕(曲折幽深的样子)、行(将要)、期(至、及)、聊(姑且) 。
(2)、五个疑问代词
田园将芜胡不归(为什么)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
复驾言兮焉求(干什么)曷不委心任去留(何)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为什么)
(3)、重要虚词:
来:来虚词,可当助词讲,无义 。
兮:语气词,多用于诗赋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或"呀" 。
以:介词(让;用;把;因为;按照;带着);连词(同"而",表修饰;
同"而",表并列;表目的,来;才;因为)
而:代词(通"尔",你的);连词(表假设,如果;表转析;表并列;表修
饰;表承接)
之:代词(他们;我;这、此;这样的人,这类人);结构助词(定语
中心词之间,的;主谓间取消独立性;宾语提前标志;中心词与补语间,
得;定语后置标志;无实义)
(4)、古今异义词:是、非、亲戚 。
(5)、词类活用:幼(形-名)、怡(使动)、傲(形-名)、日(名-状)、策(名
-动)、时(名-状)、悦(意动)、乐(意动)、琴(名-动)、书(名-动)、
棹(名-动)、善(形-动) 。
(6)、通假字:曷 。
(7)、特殊句式:
①既自以心为形役(被动句)②问征夫以前路(状语后置)
③复驾言兮焉求(宾语前置)
④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状语后置)
⑤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宾语前置)⑥乐乎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
【课堂小结】这节课主要学习目标是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字词 。对文言字词的理解分析要能举一反三 。
【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梳理积累文言现象
2、结合第二课时预习案理清作者思路和感情并试背诵
推荐阅读
- 2021高考语文课的必修教案样板
- 2021高考语文课的必修教案样板参考
- 2021年高考语文授课教案汇集
- 女孩91年的属羊,男孩87年的属兔,他们属相上配吗
- 2022年高考议论文范文 2022年得与失高考议论文作文
- 高三语文专题教案 高考高三语文教案
- 高考听力技巧与策略ppt 高考听力技巧与策略
- 2021年34岁属相,生肖年龄对照表2021
- 中考自主招生自荐信范文 2023高考自主招生自荐信范文
- 高考语文文言文考点 高考文言文知识常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