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因为拒绝了对方,一直心存愧疚、不安,担心对方敌视你的时候,请记住:
对方很可能也在想「我是不是太唐突了?会不会破坏我们之间的关系?」
所以,为什么要互相伤害呢?
退一万步讲,哪怕对方没有你这么强的「预防焦点」,对方更可能的想法是什么呢?
是压根就没有想法 。
不妨问一问自己:你在对方的圈层里,处于哪一个层级?支持层,共情层,熟人层,还是联系人层?
如果你位于前面两个层级,你又有什么必要需要「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呢?你们之间一定已经非常熟悉了 。
如果你位于后面两个层级,你又怎么能指望对方能记住你的一言一行呢?
毕竟,大家都非常忙 。哪怕留下一个简单的印象,也是需要占据 1/130 的「社交额度」的 。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 。
如果你是「不能社交」,请结合这篇文章及上一篇文章,采取低标准+促进焦点,以及破除「中心化效应」,来消除自己的恐惧 。
如果你是「不想社交」,那么,享受这种独处的状态,并且保持一定的开放性就好 。
但无论如何,适度的社交,永远是必要的 。它可能为我们带来充分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
积极的社交线索(比如微笑的脸孔、别人的肯定和回应),可以激活大脑的奖赏回路,为我们提供愉悦感 。(Bhanji et al., 2014)
跟陌生人进行一些最轻度的社交,哪怕只是简单的问候,或者几句交流,都能显著提高我们的主观幸福感 。(Gul Gunaydin et al., 2020)
同样,社交也是为我们的生活增加多样性的方式,可以帮我们拓展认知的边界 。
那么,有哪些社交的小技巧可以使用呢?
1. 寻找共同点
一个最核心的思路是:我们总是更喜欢跟自己相似的人 。因此,当你跟别人交流、拓展朋友时,不妨试着从寻找双方的共同点出发 。
有哪些共同点呢?Dunbar 提出过一个「友谊的七大支柱」:具备这些共性的人,更容易彼此成为朋友 。
共同的语言或方言 。
共同生活、成长的地区 。
相似的教育和职业经历 。
相似的兴趣和习惯 。
对社会事件有相似的观念和看法 。
共通的幽默感(接地气的说法叫做「能接梗」) 。
对音乐有共同的爱好 。
不妨试试从这些方面开始话题,也许能帮助你更容易地「破冰」 。
2. 提高透明度
在日常交往中,我们总是被教导说,要含蓄,要委婉,不要太直接 。
【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谈恋爱了 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社交?】但研究表明:在社交中更充分地表露内心想法,做到言行一致的人,往往具备更高的主观幸福感;与此同时,他在社交上的得分也会较高,更不容易出现矛盾和冲突 。(Human L et al., 2019)
原因很简单:在大多数的社交中,最常见的是什么?是彼此的误解 。
我们总是小心翼翼地维护着一种「虚假」的和谐,殊不知对方其实也是如此 。
因此,把这些问题摊开来,好好沟通,充分交换意见,达到更高的透明度,对双方而言,都是一件如释重负的事情 。
3. 多考虑给予
如何才能交到更多、更适合自己的朋友?一个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让他们更容易发现你 。
那么,通过「给予」的方式,去帮助你所遇到的人,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做法 —— 它可以使到别人最快地了解你,并且为你获得一个良好的社会评价,扩散你的影响力 。
比如:
看到力所能及的问题回答一下 。
帮别人做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 。
遇到冲突时试着去协调和调节 。
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
推荐阅读
- 股市为什么会暴涨 股市为什么会有涨跌
- 为什么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想结婚了?
- 为什么一辉不是双子瞬不是双鱼
- 为什么扇贝要配粉丝 为什么扇贝要和粉丝一起做?
- 明明都是骁龙870,为什么行内人更推荐小米10S,而不是小米12X?
- 复仇者联盟5:钢铁重生 为什么很多演员拒绝漫威
- 12星座男生婚后为什么抓狂?
- 为什么不建议买扫地机器人 一个机器人多少钱
- 为什么星星灯亮久就不亮了
- 为什么自动挡需要P档制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