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oBao故事 横幅多少钱一米( 三 )


“我是被猪大婶收养的宝贝……”夜色升起来了,小狼和偶偶借着月光照路,各自回家了 。
小狼吃着妈妈做的抹茶蜂蜜蛋糕:“妈妈,我也是你收养的宝贝吗?”
小狼的妈妈笑着说:“你这只小笨狼,你当然不是妈妈收养的,你是妈妈亲生的宝贝 。”
“那亲生的和收养的,有什么不同呢?”
妈妈想了想:“也没什么不同,收养的不过是没有在妈妈的肚子里长大,可是亲生的和收养的都会在妈妈的心里长大 。”
小狼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对了,妈妈,其实下雨是因为云朵有了伤心事!我可不想有伤心事 。”
第二天的一大早,小狼就跑去了猪大婶家买早餐 。猪大婶家的生意真是好,买早餐的小动物们络绎不绝 。
小狼咬了一口花瓣馒头:“偶偶,我妈妈说,收养的宝贝只是没有在妈妈的肚子里长大,却依旧在妈妈的心里长大 。”
偶偶回头看着正在忙碌的猪妈妈,眼里泛起了泪花:“先不聊了,我要去帮妈妈卖早餐去了 。”
看了一眼偶偶和猪大婶忙碌的身影,小狼就飞快地往家跑去,因为还空着肚子的妈妈,正等着美味的早餐呢!
——————————
鲍鱼红烧肉杨鸿涛(25岁)复旦大学中文系硕士生
小时候,听爷爷讲过一道菜:鲍鱼红烧肉 。在爷爷的描述中,那道菜鲜嫩多汁,泛着油渍,全是肉,吃一口满嘴的肉香,是无可取代的一道菜 。那是爷爷年轻的时候跟着领导去大城市重庆吃上的一道菜 。重庆市在中国也许算不上大城市,但爷爷一生没走出过几次大山,在他的理解中,重庆市就是大城市,朝天门是整个中国最繁华的地方 。
“那鲍鱼一个一个大得出奇,肉有这么厚哩!”爷爷伸出食指和大拇指比着,浑浊的老眼里闪着光 。每讲到这道菜的时候,他就必定会拉着高亢的声调再讲一次酒店是如何豪华之类的经历,无比骄傲 。爷爷当了一辈子的农民,种了一辈子的地,这样风光的经历一般的农村人是不能拥有的,因此爷爷记得很清楚,每年都要讲给我听 。鲍鱼红烧肉这道菜,也成了爷爷心中的一种象征 。
我家祖祖辈辈务农,到父亲这一代才有了一些变化,但家里也并不富裕 。小时候爷爷当家,一心想把家里的条件搞好 。他常常教育爸爸,也教育我:做人做事要努力,要吃得苦耐得烦 。爷爷每天起早贪黑做点工,每天挣得几十元钱,天黑尽了才回家吃饭 。吃完饭就开始清洗他那一双大脚:脱掉解放球鞋,先用镰刀头敲,敲掉脚上干硬的泥土,然后才开始洗脚,洗出一盆黑水后,才现出那一双布满了深深浅浅的沟壑的脚 。爷爷有了积蓄,便着手给家里盖新房,我家是村里第一户盖水泥新房的人,并且盖了两层,贴了瓷砖,没欠外债 。村里人都夸爷爷能干 。面对别人的夸奖,爷爷很欣喜,但他说:“离吃上鲍鱼红烧肉还差得远哩!”受爷爷的影响,我的家人都有一个“鲍鱼红烧肉”的梦,那便是通过一代一代的努力,让家庭条件变好 。
当爷爷开始老去的时候,父亲接过了家庭重担 。父亲一米八的个子,力气也大,是个干活儿的好手 。父亲继承了爷爷的一双大脚,这双脚粗糙厚实,每天踩在黑色的泥土之上,东奔西走,为家里挣来了彩电、洗衣机、自行车和第一辆摩托车 。
后来,父亲带着母亲到江浙一带打工,回乡的时候像变了个人似的,黝黑而瘦弱,眼角生了不少皱纹,不似记忆里那个白而精壮的父亲,母亲倒是时尚了不少 。爷爷问父亲在浙江吃过鲍鱼红烧肉没有,他说:“没有,鲍鱼炒饭倒是吃过 。”爷爷又问:“鲍鱼炒饭里有鲍鱼吗?”父亲说:“没有 。”爷爷说:“那还得继续努力 。”父亲在外地干过泥瓦匠、木匠等工作,很是艰辛,不过也挣到了不少钱 。父亲把家里的旧家具都换成欧式的,还建了新厨房、自动冲水厕所 。村里的同辈又对我爸敬佩起来 。到四十来岁的时候,父亲不再打工,回到了家乡,选择了更适合自己的生活 。
当我上大学的时候,我感到父亲也渐渐老去,爷爷就更老了,偶尔犯痴呆,耳朵也不灵醒了 。村里陆陆续续建起了小洋楼,而我家在小县城买了房,一家人都搬进去住 。面对家庭境况的日渐向好,爷爷很欢喜 。可是,刚搬进新家不久,母亲便告诉我,爷爷奶奶只在新家住了两个星期就回去了 。爷爷在车水马龙的街上找不到回家的路,一坐上电梯便头晕目眩 。爷爷一辈子勤勤恳恳,做梦都想着能在县城买房,把吃玉米红薯的家,变成吃鲍鱼红烧肉的家,而当这个梦想实现的时候,他却不适应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