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饿治百病”,有没有什么科学依据?( 三 )


当然,不是叫你完全不吃东西,只是说不要吃太饱 。
日本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全球最长寿国家的地位,其男女平均寿命连续数十年都名列全球之首位,而日本的饮食习惯,也提倡吃饭七八分饱即刻,不能吃完全饱 。
饱食过度,百病丛生,长期吃太饱,不仅会让消化系统长期负荷过度,由此导致脏器过早衰老与免疫功能全方位衰减,过多的热量也会造成脂肪堆积,因此带来一系列疾病 。
像是心脏病、胃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等150多种疾病,都与吃太饱有很大的关系 。
因此,要想 健康 ,就要管住嘴,经常保持“三分饿”的状态,至于“七分饱”,就是在吃东西的时候,觉得肚里已经不饿,而还能继续吃的时候,那就要停 。
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
现在网络上流传的“饿治百病”的说法,让很多人对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产生了歧义,为了 养生 ,不少人硬是忍着饥饿不吃晚饭 。但是不吃晚饭真的能够 养生 治百病吗?我们应留有存疑 。
提到“饿治百病”,不如说这是饥饿疗法 。
饥饿疗法最典型的莫过于《红楼梦》中第五十三回:宝玉的贴身丫鬟晴雯患有风寒感冒后几近痊愈,后来因补雀裘劳累,病势渐重 。但书中记载:“就饿了两三天,又谨慎服药调养,如今虽劳碌了些,又加倍培养了几日,便渐渐的好了 。”但是得了感冒,“饿”两三天就能好吗?
小病不吃药是古人 养生 的方法,但是所谓饥饿疗法,并不是滴米不进,而是适当地喝些米粥 。患有普通感冒时,可采取适当的饥饿疗法,多喝些白米粥,夏季可在粥中放入绿豆、薏苡仁,冬季多点糯米,中老年人可以放些红枣、山药等 。对于胃肠型感冒,表现为厌恶油腻、腹泻,可用白萝卜加盐煮汤喝,有助于消化 。
但是目前认为,故意饿两三天就能把感冒治好的说法并没有理论依据,这种“自愈”情况往往发生在免疫功能较强的人身上,对于免疫力较弱的人并不适用 。不管是感冒,还是其他疾病,并不是依靠“饿”才会好的,需要积极治疗,同时保持一个好的胃口,增强自身抵抗力,才能尽快恢复 健康。
谈到饥饿疗法,就不得不谈谈“辟谷 养生 ”
辟谷 养生 其实并不是指单纯的不吃饭,或者简简单单的饿肚子,而是一种和气功相关的专业做法,需要经过专人指导并加以练习,普通大众最好不要轻易尝试 。
不少减肥人士提倡过午不食,或者是辟谷断食,以达到 养生 或瘦身的目的 。
但是这种做法其实并不太鼓励 。故意饥饿有害 健康 ,虽然流行减肥或瘦身周末断食的说法,但是并没有医学根据 。禁食通常用于暴饮暴食后的患者,通过短暂的禁食以达到脾胃功能修复的目的 。但是,很多过度节食的女士会出现贫血、月经不调、骨质疏松、胃下垂、记忆力减退的危害,因此减肥人士不提倡断食,而是要提倡科学饮食搭配适当运动,循序渐进地减肥 。
我认为“饿治百病”是有科学依据的 。如果肠胃一天到晚都没有饥饿感,就会造成肠胃劳累过度,而适当的饥饿,可以让肠胃适当地休息,休息过程中肠胃可以自我修复 。也许许多人误解“饿治百病”是不吃饭能治百病 。我们餐与餐之间要让它适当有点饥饿感,不要一感觉饿就吃东西,这样反而不利于肠胃的 健康。如果一感觉饥饿就马上吃东西,肠胃就会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得不到休息 。餐与餐之间应保留适当的饥饿感,这样能让肠胃有短暂的休息时间 。这就跟我们中午午休一样的道理,短暂的午休能让下午精力充沛 。
每餐不宜吃得过饱,晚餐更不能吃得过饱 。暴饮暴食对身体危害极大 。晚餐适宜少吃点,吃得清淡一点 。睡觉前三小时,除了喝水外,尽量不要吃任何食物 。一般食物在肠胃消化吸收需要三个小时 。人在睡觉的时候,肠胃也跟着休息 。如果肠胃有大量的食物还没来得及消化就睡觉,势必增加肠胃的负担,长期以往会引起肠胃炎 。为了身体 健康 ,晚餐尽量早一点吃,吃少一点,吃得清淡点,这样肠胃在晚上休息的时候就没有任何负担 。肠胃 健康 了,身体也差到哪里去!
现代人物质生活丰富,许多疾病都是吃出来的 。吃得过多,吃得过饱,饮食无节制是 健康 的大忌 。为了身体 健康 ,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口
饿治百病究竟有没有道理?有人也许会站出来说简直就是扯淡!饿的结果是死亡,怎么会治百病?说出这样的话,我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他是一个没有任何文化的普通人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是出自一名专业的医者口中,那他的医道一定是有限的!为什么这样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