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饿治百病”,有没有什么科学依据?( 二 )


对于哪些习惯吃饱、身材偏胖的人,适当饿肚子确实有益,能减低慢病的发生风险 。但若身材正常的人,就别没事瞎折腾自己了 。
吃饭要吃七分饱,肚里常留三分饥 。
饿治百病,这是传统中医的一个理念 。
但是这里的“饿”,是有具体情景条件设定的,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用饿肚子来治病的,不能随便曲解“饿治百病”的原意 。
再者,饿治百病是个比较笼统夸张的说法,只是说很多情况下都可以用“饿”来对付,但并不是全部时候都可以 。
具体来说,七分饱,三分饿,对 健康 是最有利的,也才是真正的“饿治百病” 。
那么,到底什么情况下可以“饿”好呢?
一,经常胃部不舒服
有不少国人都患有胃部疾病,而大多数的胃部疾病,原因都来自于吃太撑 。
长期吃太多,让胃部出于鼓胀状态的话,会使得胃粘膜受损,最终影响肠胃 健康 ,比如非常常见的慢性胃炎,在我国的发病率是很高的 。
不想让胃部不舒服,就要经常饿一饿,但不能完全不吃,不吃早饭不吃晚饭的行为,对肠胃也是有害的,这不值得提倡 。
最好的办法就是少吃、清淡地吃,每餐都不要吃十足的饱,留下几分最好 。
因此,吃饭的时候少吃点,觉得已经有饱足感但还能吃下去的时候,就要立马停下来,不要再继续吃了,这才是正确的 。
不要吃十分饱,肚子里经常留点空的话,会让胃部更加快速进行消化,减轻胃部压力,这样才能让胃部更加轻松进行工作,保持 健康 的状态 。
二,半夜醒来感觉饿
世界上有种比肚子饿更痛苦的事情,那就是半夜肚子饿 。
按照常规,半夜人在睡眠的时候,大多数的内脏都开始修整,而胃部开始加倍分泌胃酸,以此来消化食物,这也是为什么人在半夜醒来会觉得格外饿的原因 。
如果半夜醒来肚子饿吃东西,自然可以获得饱足感,但与此同时产生大量能量,使得身体再次处于亢奋状态,胃部继续工作,就算不失眠,也会伤害身体 。
而且,如今很多人都会失眠,这几乎成为了一个全民之痛,很多失眠,都来自于吃太饱 。
失眠主要因为神经衰弱,而多数人的失眠,也会有焦躁、容易半夜醒来等问题,如果睡前吃得太饱,失眠会加重 。
所以,睡前不要吃太饱,吃七八分饱就停止,可以让肠胃更轻松,神经也处于轻松状态,这是有助于睡眠与 健康 的 。
三,肥胖的问题
有句话叫做“肥胖百病生”,胖的人的确更加容易得病,身体更加不 健康 ,现代人追求苗条匀称的身材并不止是为了好看,更是为了 健康。
这就不用多解释了,经常吃太饱,最明显的后果就是肥胖,尤其是很多人就喜欢吃那些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更容易发胖 。
人需要通过食物摄取能量营养,但吃太多,这些能量营养就会堆积在体内,变得肥胖 。
在长胖了之后,不仅会变得不好看,而且脂肪之类过多,对内脏与身体都是一种巨大负担,由此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比如最典型的,就是三高问题 。
有些人的确是怎么吃都不胖,但其实这是个更麻烦的问题,因为这可能是身体有其他隐疾,导致营养无法有效吸收 。
如果觉得自己怎么吃都不胖,就超负荷的吃东西,那么虽然表面上看着没问题,但实际上肠胃脏器还是会被损伤,而且这类人因为长不胖,根本不知顾忌,损伤通常更大 。
所以,不想长太胖,想要减肥的话最好就是管住嘴,不要吃太多 。
四,对于肿瘤的遏制
长期以来都有一种“饿死癌细胞”的说法,当然,这一听就不靠谱,癌细胞要是能靠饿来治,那还要医院干嘛 。
不过,这个说法在一定范围之内,还是有些依据的,只是有些人将其夸大了而已 。
通常,癌细胞的扩散,需要与人体之内正常的细胞进行养分的争夺,如果少吃一点,的确有助于抑制癌细胞的扩散,不过与此同时,自身也会有营养不足的副作用 。
对于那些本身就比较肥胖、营养过剩的人,倒是的确能通过少吃,饿一饿来平衡体内的营养供应,以此达到抑制癌细胞的目的 。
吃得过多与胃癌、胰腺癌等也都是有密切关系的,少吃点,保持三分饿的感觉,对预防某些癌症也是很有效的 。
饿治百病虽然夸张,但并非完全没有道理
在《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叫做“食饮有节”,认为五味过度,则损伤五脏,易耗散维持生命的元气 。
要想保持 健康 长寿,那么“饿”也是很有必要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