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化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上我们做的还不是很好,不能将分析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观察实验能力和科学技术素质等五个方面的培养,在课堂上得到很好的落实 。
三、复习目标
第一轮复习要帮助学生“精确、完备”地理解每一个物理概念和规律,构建所有高中阶段的物理模型,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表达,从而正确地运用它们解决物理问题 。加强“主干”和“核心”知识的复习,熟练地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通过滚动复习达到“查漏补缺”、“整体把握”、“能力提高”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科教育让全体学生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训练,以及德育的渗透,成为他们终身学习的必要基础 。
在江夏区教研室以及武汉市教科院组织的各次统一考试中,各批次有效分上线人数超额完成目标数,特别是一批上线人数达到目标数的200~300%,高考成绩更上档次 。
四、教学标高
1、实验班标高
总的原则是:在最主干的力,电及力、电综合上适当地“深挖”一点,但范围应控制在中等生以上,就日常教学而言,应避免“三高”:高起点、高难度,高密度,应摒弃“三做”:陈题死做,活题呆做,难题大做;提倡“三解”:陈题新解、难题精解、活题巧解 。
2、重点班标高
立足基础,着眼能力,做好选择题,实验题和高考第一个解答题的训练,精讲精练 。
3、普通班标高
立足基础,知道知识的联系 。做好单选题,多选题选好确定的选项 。做好实验题,尽量做好这个3—5选修题 。
五、看高考试题,明确高考方向
我省__高考理综物理试题是新课标高考第四年,在试题中逐步地加大了估算、应用和读图等类型的试题,这就要求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有目的地训练这些能力,教师在复习中要善于将生活中的物理情景转化为同学们的熟悉的物理模型的能力,之后在简化的物理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计算 。同时可以看出新课标高考不寻求热点,很多经典模型在考试中出现,但对思维能力要求有所提高 。
通过对高考物理试卷的评价,特别是对高考物理试卷的分数结构、内存结构、难度、区分度等进行量化评价和建立在统计数据基础上的质性,总体说来,试题注重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考查 。在注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的同时,通过生活、生产和科技相联系,巧设问题情景,回归经典模型,降低试题难度 。在考查理解、推理、分析综合、应用数学、实验等五大能力的基础上,加大了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力度,突出了新课程的引领作用 。在不同题型设置中体现不同要求 。总之这套理综试卷物理题特点:保持稳定,适度创新;立足主干,突出能力;贴近生活,关注科技;探究有度,开放可控;科学选拔,彰显公平 。
六、复习要求
1、立足课本,面向全体学生,着眼基础,循序渐进 。全面、系统、完整地复习所有必考的知识点,重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等基础知识的复习,要做到重点突出、覆盖面广 。
2、认真学习和理解考纲,仔细研究近几年来的高考题,准确把握知识标高,控制好教学的难度和坡度 。
3、钻研教材,狠抓常规教学,落实好备、教、批、辅、改、考、评等各个教学环节,做到精选、精练、精讲、精评 。
4、加强方法教学和规范教学,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我探究,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使之能够灵活运用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够进行实验设计,提高实验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5、加强集体备课和集体研究,利用校本教研活动积极参加说课、听课和评课,互帮互学,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提高,以研促教 。
6、要关注各地高考信息,随时了解最新动态,适当调整教学计划 。
7、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学生多沟通,及时进行反馈,让学生学得开心,学有所成 。
8、加强督查的力度,狠抓教学的过程管理,课内课外的训练要充足扎实,要定期督促,单元测验、讲评和订正要严格把关,落实到位,提高教学的绩效 。
9、物理实验在物理学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高考试卷中也占有比较大的份量 。在实验、复习中依托课本,认真复习好学生实验,演示实验,分力学、电磁学两部分做一做,引导学生重视基本实验,常规实验,变形实验,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素质,注重实验的拓展和迁移 。
推荐阅读
- 初中物理教师教学计划 中学物理教师教学计划
- 九年级物理教学计划第一学期 九年级物理教学计划7篇
- 初三物理下学期教学计划 初三物理教学计划七篇
- 高中物理教学计划模板 高中物理教学计划七篇
-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计划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计划5篇
- 中学劳动课教学计划 中学物理课教学计划5篇
- 中学物理教师德育教学计划5篇
- 中学物理教师学期教学计划5篇
- 中学物理教学技能训练总结 职业高中物理教学总结
- 九年级物理教学计划第一学期 九年级物理教学计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