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二轮教学计划 高三物理教学计划7篇( 六 )


2,课堂上教师满堂讲,学生满堂听的现象还很普遍,甚至读题、思考、物理情景建立过程全部包办,学生没有思考、感悟、认识的机会,致使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在逐渐消退直至全无 。
3,对实验教学重视不够,黑板上讲实验,纸上练实验的现象还很普遍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学中实验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科学态度与精神,能促进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与认识,其作用是毋庸质疑的 。
4,过分依赖某一本复习资料而忽视教材应有的作用是另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很多教师对资料上的例题、习题、 练习毫无选择,全部照搬,致使教学过程针对性较差;学生做过难的习题,陷入题海而不能自拔,起不到通过练习提高能力的作用 。
5,校本教研活动淡薄 。学科组教师间各自为战,共同研究、探讨、提高的意识几乎没有,更谈不上合作、交流、探讨复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寻找解决的对策 。
五、工作措施:
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考纲和课程标准,领会其在教学中的具体要求,体会教材编写意图 。教师必须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对于每一项要求要落到实处,既不能拔高要求,也不能降低难度 。学科教研组要在每次的教研活动中对教师提出具体目标,并定期交流研讨体会 。市教研室要召开两次研讨会,邀请专家、优秀教师解读大纲,为教师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 。
2,注重教材体系,加强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 。物理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加强实验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各类实验,让学生过好训练关,熟练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方法,重视对典型实验原理的理解,弄清实验方法,提高设计能力 。教研组要把考纲中要求的学生实验做为重点,督导检查学生实验的落实情况 。
3,要特别强调知识与能力的阶段性,强调学生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是能力培养的基础 。对课堂例题与习题要精心筛选,不要求全、求难、求多,要求精、求少、求活,强调例题与习题的解题方法与规范化教育作用,强调理解与运用 。各校要为教师组题、选题创设条件,让教师有充足的资料去选择;市教研室也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与信息,搜集各地试题,提供给广大教师,并对各校组题情况进行检查 。
4,讲求教学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不能默守陈规,要时时更新教学方法,注意研究学生学习过程,了解不同学生的主要学习障碍,在此基础上制定教学方案 。要特别注意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学科组要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情教情,为教师的有效教学服务 。
5,严格要求学生,练好学生扎实功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学生严格要求,不能放松任何一个细节的管理 。做到
课前有预习,课后有复习,课堂勤练习;每课必有一练,杜绝学生不做作业、少做作业;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问题的习惯,使学习真正成为每一个学生自已终身的乐趣 。市教研室要对学生作业进行检查评比 。
6,高考改革在联系实际、能力立意等方面不断加大力度,不断调整和改革 。广大教师要在搞好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注意学习和研究,处理好重点知识与非重点知识的关系,处理好基础题和难题的关系,处理好新题和旧题的关系,认准主攻方向提高中低档题的正确率,努力使教学工作适应当前教育改革形势的发展 。
7,校本教研是教师培训与提高的根本途径,校本培训的重点是通过教学经验交流、教学专题研究、教学反思、观摩课、示范课、研究课等方式,解决教学过程中教师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 。采用主体参与、轮流主讲和案例分析等形式,充分调动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帮助教师建立新课程理念,树立新型的人才观、教学观、 教育观 。
六、教学安排:

高三物理教学计划6
一:学生的学习基础、态度、习惯等基本情况
暑期团体总分竞赛的成绩已经揭晓,物理学科的成绩总体还可以,中档学生表现比较强劲,但尖子生表现不是很理想,需要我们备课组内各成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各级性,在对尖子生的培养上要下足工夫 。物理团体赛平均成绩在各个学科中是最低的,这导致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有部分同学信心不足,有种恐惧感,当面对需要有所思考的问题时,往往容易退缩;还有部分同学对物理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但在复习阶段对基础知识的重视不够到位,解决问题的过程和逻辑性不够严密 。一般同学对错题的纠错和整理工作欠佳,以“完成作业”为主要任务,导致学习的过程不够扎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