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微信小程序开通的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推出的防疫监控信息码,用户也需要通过实名认证进行领取 。第一次领取需要用户输入真实的健康信息,确认位置以及联系电话,即可实现健康信息登记 。同时,还可以通过信通院和运营商提供的通信大数据行程卡验证居民在14天内达到和途径的城市 。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看到健康码的运行逻辑和背后的技术支持 。
一、基于国民级应用搭建防疫健康信息码,可以实现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统一电子证照系统的接入,保证一人一码的真实有效;
二、通过实名认证后接入卫生、民航、铁路、通信运营商等方面的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核实本人填写的防疫健康信息是否属实;
三、通过认证后的个人的每日健康信息填报以及出行各检查地点的验证扫码,来实现出行记录和位置的数据汇总 。
理论上,通过居民的如实汇报和技术分析基本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否成为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的风险,也可以分析是否与感染者有过密切接触,以做出更好的预防隔离提醒 。
但在这个过程中,健康码由于应用范围广、注册人数以亿计、多省市同步搭建自己城市的健康码平台,因此也出现了种种的技术问题 。
一人多码、信息失真?健康码“闯关”大数据洪峰
健康码从需求提出到产品上线,几乎是在一周时间内完成,尽管产品逻辑并不复杂,但这一产品一经面世,就要在短时间内要成为一款数亿人每天使用的日常功能,要接受来自各个地区不同防疫要求、各类不同出行场景的实际考验 。
截至3月中旬,腾讯防疫健康码累计亮码16亿人次,覆盖20省300市,阿里云支持的健康码也已落地24省、逾200个城市 。随着健康码一个月内在全国范围快速推行,其中的一些现实场景问题也在快速出现 。
首先是健康码的区域互通互认问题 。
据报道,一位身处武汉的市民先后按照社区的要求申请了省内、市内、全国以及社区的健康码和通行证,由于她本人准备回广州上班,还提前申请了广东省的“粤康码”和广州市的“穗康码”,每天要在不同的软件上分别打卡 。多平台、多应用打卡浪费时间、漏打卡耽误出行的问题成为这些市民每天要烦心的事情 。
多地出行和跨省市的工作已经是今天数以亿计的流动人口的现实需求了 。然而防疫初期,基于地区自身防疫和人口管控的原因,几乎每座城市、每个省都在分别建设自己的健康码系统 。但随着跨省务工和出行的增加,城市之间、区域之间以及省际之间的健康码数据的互通互认已经迫在眉睫 。
目前,经过政府和数据平台的努力,部分省份省内数据共享已经实现 。浙江、广东与四川、湖南、河南等劳务输出大省,建立起了健康监测互认机制 。2月29日,随着国家政务服务平台防疫健康信息码的推出,各地区正逐步实现健康信息码互信互认 。
其次是健康码信息准确判断问题 。
由于健康码的颜色代表着个人的疫情感染的风险等级,一旦出现“黄”、“红”的情况,意味着该居民处在中高度感染风险当中,需要立即实施7-14天的隔离措施 。那么如何能更准确地做出风险预警,既能及时发现高危感染人员,又能避免“误伤”正常人员,就需要充分发挥后台大数据的评判作用了 。
目前,判断一个人员在过去14天内是否到过重点疫情地区和国家,主要根据运营商提供的通信大数据,支持全国16亿手机用户的行程查询服务 。但通过运营商的位置验证主要是通过手机所使用的网络接口归属地进行判断,所以也会出现个别用户因为身处湖南湖北交界,接收到疫区基站的位置信号,而被判定为高危“红码”的结果 。另外,因为规则不明,判定标准不统一,也会造成很多人对健康码“变红”产生各种疑问 。
因此,除了技术上提高位置数据的精准性,政府和平台也要及时出台健康码统一的管理细则和配套制度,做好高风险隔离判定的解释和申诉服务工作 。
此外,由于健康码的日常信息依赖于个人的真实填报,而从近期部分疫情感染案例来看,越是有高度疑似感染症状的人,因为心存侥幸或者担心被隔离对待,越会故意瞒报和谎报 。针对这类个人主观不愿意真实披露自己的信息的情况,健康码要根据逐步转变为根据包括火车、航班信息、运营商方面全网数据综合客观评判,以及通过个人出行时候在社区、办公点、公共场合、交通枢纽点的亮码验证进行数据跟踪,真正做到大数据溯源,解决陌生人接触史这类信息不对等情况 。
推荐阅读
- 防晒霜使用在哪一步 防晒霜是在哪个步骤使用
- 砂锅第一次用怎么防裂 砂锅第一次如何正确使用
- 新的香炉首次使用有什么讲究 香炉里面放小米意思
- 长期使用芦荟胶有什么功效 长期使用芦荟胶擦脸有没有害处
- 电子体温计准吗? 电子体温计准吗?
- 魔方润滑油怎么使用 润滑魔方用什么油
- 苹果手机备忘录隐藏功能的使用 iphone扫描文稿存照片
- wps怎么看大纲模式 WPS怎么使用大纲功能
- 购买软件使用权如何账务处理 出售软件使用权如何账务处理
- 底膜面膜的作用是什么 底膜面膜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