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多教后反思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等于经验加反思 。这个公式 , 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反思对教师成长的作用 。教学的自我反思 , 是通过内省或其他方式对自己的教学思维、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活动再认识 。在自我反思过程中 , 去发现问题 , 探究问题 , 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的自我反思可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 , 而教后反思 , 往往是反思中最具活力的时刻 , 主要是反思师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行为的得与失 。比如 , 这堂课的教学目的是否达到?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是否科学?教师自己在教学中出现了那些教学灵感与顿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意想不到的障碍和“闪光点”?这堂课最大的成功之处和失败之处在哪里?这堂课今后在备课和教学时应在哪些地方作改进和创新?等等 。
八、多勤于动笔
俗话说:好记性 , 不如烂笔头 。历史教师如能坚持在教后将自己的教学得失、教学机智、教学偶得和各种学习所悟 , 及时整理并记录下来 , 天长日久 , 能够防止许多经验和教训流失 , 更能在聚沙成塔般的积累中 , 感受和享受到教学的乐趣 , 不断提高自己 。
教后动笔的形式主要有:一是写教学后记 。二是写教育____记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建议每位教师都来写教育____记 , 教育____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 让教师终身受益 。”三是写教学随笔 。四是多动笔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 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做加以总结、升华 , 是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好方法 。
如果一名历史教师 , 能具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扎实的功底 , 他的课就一定能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在历史教学中 , 就能做到游刃有余 , 教学质量就能大大提高 。我们历史教师要与时俱进 , 自觉紧跟时代步伐 , 不断地更新知识 , 不断地实践探索 , 不断地学习充电 , 提高各方面素质 , 以适应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
经典中学历史教学方法范文5
一、教学进度及内容
1、初一:《中国历史》第二册 。期中授完1—14课 , 期末授完全部内容 。开学第一周 , 教师引导学生通览教材 , 整体感知教材内容及编排体例 。师生共同商定本期教学计划 。全期用2——3周时间组织学生期中期末考试 。
2、初二:《中国历史》第四册 。期中授完1——17课 , 期末授完全部内容 。开学第一周 , 教师引导学生通览教材 。整体感知教材内容及编排体例 。比较新旧教材的异同 , 师生共同商定新的教学计划和策略 。全期用2—3周的时间组织学生期中、期末复习考试 。
3、初三:《世界历史》第二册 。期中考试或5月1日以前授完全册内容 。期中至中考前完成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的三轮复习 。即分册系统复习 , 重点、难点、热点专题复习 , 综合模拟训练 。教师新授《世界历史》第二册前 , 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教材 , 分析新旧教材的异同 , 调整好教学计划和学习策略 。
二、教学要求及建议
1、基础年级应严格开设课程 , 开足课时 。初三年级要根据新授和复习要求适当增加课时 。
2、各年级均要配备专职历史教师 。兼职历史教师要力求课堂教学规范化 , 历史学科知识专业化 。
3、要建立历史教师的培训机制 , 健全历史学科教研组活动规章 , 积极开展学科教研活动和历史课题研究 。
4、要深入学习历史新课程标准 , 进一步加深理解 , 查找人教版、北师大版、华东师大版新教材 , 积极开展对新教材的学习与研究 , 为20__年秋季新教材实验作好充分准备 。
5、切实加强课堂教学改革 , 努力提高教学的民主性和开放性 。推进师生互动 , 使学生形成自主 , 探究 , 合作的学习习惯 。
6、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 , 相互学习 , 取长补短 , 不断提高 。历史教师的教学比武和论文竞赛要作为常规要求落到实处 。
7、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 重视历史活动课的教学研究 , 充分利用本地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 , 积极开发地方校本历史课程 。
推荐阅读
- 中学历史教学方法记录5篇
- 历史教学方法如何创新 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5篇
- 浅议中学历史教学方法5篇
- 初中历史多媒体课堂导入方式的选择
- 论语经典名句100句 敏而好学的完整古诗句
- 王者荣耀历史战绩隐藏了还能看到吗 王者荣耀历史战绩隐藏了还能看到吗怎么设置
- 中学历史教学方法有哪些 中学历史课程教学方法
-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研究 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研究5篇
-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教学方法5篇
-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有哪几种 初中常见历史教学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