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提和自取有什么区别 自提是什么意思( 四 )


文章插图
九、会员制 。
这一块 , 可能是最核心的部分 。
中国人口红利的衰竭 , 意味着未来的竞争会是会员的竞争 。是顾客忠诚度、消费粘性的竞争 。是存量、单客产值的竞争 。
那么 , 要如何做好会员制业态?如何让消费者成为你的付费会员 , 与你“绑定”?
除了性价比商品外 , 《商业观察家》认为 , 付费会员一定是跟计划性购买关联 , 或者说要打造计划性购买场景 。
因为 , 只有消费者在思考要怎么省钱 , 怎么做生活计划时 , 他才会算成为付费会员的价值 。进而才会有意愿成为付费会员 。如果是冲动型购买 , 消费者为什么要算成为付费会员的价值呢 。
所以 , 社区团购能不能做付费会员制?
如果靠团长在社群里发些商品 , 那是冲动型消费 , 冲动型消费怎么做付费会员?
到家业务的问题也在于此 , 到家提供了更方便的配送服务 , 让消费者的购物行为变得更随意了 , 没有那么有计划了 。如果是可以随意获得 , 不是计划性购买 , 消费者又有多大意愿成为你的付费会员?
还有传统的社区小店 , 解决的是即时性需求 。这些解决即时性需求的商店 , 那家做付费会员做成功了?
到店自提最大的好处是 , 改变了购物行为 。传统在社区商业场景下 , 因为离消费者近 , 商业开展都是满足即时性需求 , 一般商品售价也会高出15%左右 。
现在到店自提一出来 , 促使消费者的购物行为发生变化 , 在社区场景下 , 变成计划性购买特征了 。生意模型就变了 , 商品不再是溢价销售 , 要卖得更贵 , 而是性价比销售了 。
比如 , 配以上文所说的成本节省 , 可以让一部分利给消费者 , 又有数据和交易平台 , 如果供应链能力跟上 , 那就是社区版的Costco , 小店版、线上版的Costco了 。
从这个逻辑来讲 , 未来所有做得好的到店(仓)自提业态必会往付费会员制方向走 。

前景
说了这么多好处 , 接下来谈谈市场前景 。
归根结底 , 到店自提是在打造新的消费场景 , 所以 , 评估这个业态有多大可能性 , 可能也是要看这个场景有多大适用性 , 能做多大用户群规模 。
到店自提适用哪些客群 , 哪些场景呢?
首先是 , 年轻家庭、年轻用户群的下班顺道购买 。
这个场景是存在的 。例如 , 1小时配送到家业务早就已经证明了这个场景 , 到家业务中 , 很多消费者都是下班路上线上购买 , 回到家刚刚好就可以收货 。
这个场景也意味着 , 到店自提只能通过社区内小店拓展 , 大店做到店自提离消费者比较远 , 消费者顺不了道 。
这既意味着 , 到店自提的目标用户群是年轻家庭、年轻用户群 , 是上班族 。如果是退休老人 , 一方面他们对互联网的适用性不好 。另一方面 , 他们有的是时间 , 他们会左跑右跑到处买 , 到处找打折商品 , 从他们身上很难赚钱 , 也很难建立“粘性” 。
这也意味着 , 到店自提要做大市场 , 做好顾客忠诚度 , 在商品经营上 , 也要有侧重点 。
首先 , 要有一定的熟食、即食商品比重 。方便年轻家庭解决晚餐 , 消费者免刀免洗免做 。也能让消费者更方便准备、食用早餐 。
其次 , 水果要强 。水果既有餐饮属性 , 也具有零食属性 , 吃水果的主力是年轻客群 。
最后 , 快消要有 , 可能要做到精选覆盖消费者日常生活的80%需求 , 这样才会更好打造出社区的计划性购买场景 。
比如 , 水饮等等都得有 , 也会有关键的一些品项 , 比如乳制品 。乳制品对应的是高端用户 , 是中产阶级 。中产阶级对于成为付费会员的适用性更好 , 中产阶级会更加追求性价比 , 而不是牺牲质量的绝对低价 。
到店自提还有其他应用场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