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教学目标及措施 语文教学目标措施计划( 四 )


了解父母兄弟的至爱亲情,爱我亲人,热爱生活,热爱社会 。
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和事情,引起自己对家庭生活的回忆和共鸣 。
品味记叙散文中的选材构思的方法 。
懂得合理安排文章的顺序 。
学习口语交际中善于察言观色、掌握对方的心理活动 。
10周
期中考试
复习、中测、分析、评讲
11—13周
第四单元阅读9课时诵读欣赏1课时,写作3课时语文实践活动2课时
体会江山的美丽多娇,爱我中华,热爱世界 。
欣赏散文优美的语言,体会课文真切的感情 。
了解课文移步换景 。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
学习写参观游览的文章
学习如何向游人介绍当地的景物 。
14—16周
第五单元阅读10课时,诵读欣赏1课时,写作3课时,标点符号的修改1课时,语文实践活动2课时
正确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道理和意义 。
体会课文流露出来的对花鸟虫鱼的真情,学习在记叙说明中结合抒情和议论的写法 。
了解标点符号的使用的常见的错误,修改用错的标点符号 。
开展有意义的视听活动,提高视听效果 。
17—18周
第六单元阅读7课时 。师生自荐1课时,诵读欣赏1课时,写作3课时,语文实践活动1课时,报告会1课时
懂得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意义,从小立志做一个热爱科学的人 。
理解高新科技代表了人类最高的科技水平,给人民的生产、生活、生存和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
开展了解、学习、展望高科技的社会实践活动,激发科学创新意识 。
明白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主体地位,能根据主客观需要自由阅读和写作 。
19—20周
期末总复习
期末复习、终册、布置放假工作
语文教学目标措施计划4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34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9人 。从整体看,本班属于前面优等生出色,后面后进生较多这种情况 。经过上学期的教育,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并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发展也比较全面 。后进生还有个别仍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不能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课下阅读时间少,课外积累欠缺 。
二、 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 。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组编排 。全册共分8组 。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教材继续按专题编组 。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 。8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 。其中第三组(中外童话)和第七组(成长的故事)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使这两组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
示学习要求 。课例由3~5篇课文组成 。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 。全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 。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 。略读课文在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 。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 。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 。
每个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 。其中4个是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分别在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两个“宽带网”安排在第五组和第八组,引导搜集、了解有关我国的世界遗产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资料;两个“展示台”安排在进行综合性学习的第三组和第七组,为学生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提供舞台 。
本册要求认识200字,会写200字 。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 。教材后面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 。每组课文后有“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 。“读读写写”中列的是本组精读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