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师听课总结心得10篇( 六 )


(一)还数学课堂以安静氛围
听完这次送教下乡数学优质课听课活动后,我最大的感受是:这次优质课跟以往不同,以前的大型公开课在我眼里是热闹有加,整堂课如雷贯耳的掌声、赞扬声、小组合作讨论声,游戏高兴地叫喊声,真的声声入耳,还有那变幻莫测能刺激视觉的课件,一个比一个美,让我们可望不可即 。而这次的课堂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武汉来讲课的宋老师和李老师的课 。去掉了很多浮躁、形式上的东西 。课堂返璞归真,已经安静了很多,留给学生安静思考时间,回归数学课堂抽象性或逻辑性 。课堂变成了一个师生共同“享受”知识正能量,传递信息的空间,让我们真正体会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朴素与扎实 。
(二)课堂教学体现数学味道
很多老师心里想,数学课堂肯定体现数学味道,这还用说 。老师们都知道,为了迎合课改的精神,一些公开课,老师为了让数学课堂更加充实生动,更加吸引学生,老师在教学中加入大量生活方面知识;为了扩展学生知识面,老师又加入了相关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为了丰富课堂语言,有感情,用着诗意一般语调
讲课;为了节省时间,用了大量画面精致的课件,提前让学生准备好答案,有老师的,有学生的 。一节课下来,精彩纷呈,演化缭乱 。学生不知这节课到底是什么课,数学课也像,自然科学也像,综合课也像,最终成了“四不像” 。但这次的课堂却体现了数学应有的味道,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这次讲课内容贴近生活,源于教材,选材恰当,过度自然,不像以前公开课那样只重形式,淡化实质,只重结果,淡化过程,只讲简单数学认识,对于一些抽象代数知识是避之若骛 。二是重视学语言表达和思维的形成过程,教师语言简洁精炼,言简意赅,没有多余的话,最大特是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注重数学的抽象思维和具象思维的培养,注意学生语言的严谨性 。
(三)是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间变化的关系
这次听课另外一个感受是:一走进教室,我们发现学生的课桌的摆放跟我们平常教室一样,一排十人,三排,共三十人 。不再是五六个生围坐在一起,以前一见到这样的大型公开课,为了方便小组间合作、交流 。往往是五六张课桌拼在一起 。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 。为了迎合课改的精神,一些老师把合作学习看成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认为课堂上有了小组合作就有了课改意识,就是一种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把学生独立思考说成是一种封闭的弧军备战,是一种传统的学习方式 。于是在课堂上,特别是公开课,任课教师把合作学习到了“随手拈来”,“动辙合作”的地步,从而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思考 。这次优质课上很好的处理了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间的关系 。
就是需要讨论的地方采取了同桌间互相讨论 。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一律强调学生独立思考 。不像以前一节课闹哄哄地多次合作、讨论 。事实上,新课改所倡导的小组合作与学生独立思考并不是相排斥的,而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灵活运用才能发挥最佳效果 。我们不能因为盲从合作学习而丢弃独立思考,首先应该要求学生独立思考 。一个人如果失去了独立思考,他还有什么创新呢?
(四)多媒体的大量运用
最后我简单地说一说有关多媒体的运用,老师们都知道,数学课堂上运用课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节省时间,二是直观形象展示给学生 。这次的课件制作水平相当高,很真实,而且使用效果好,克服以前课件华而不实的现象,学生的专著力只在课件表面的画面上,没有起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作用,课件成了摆设 。课件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为教学服务,不能主次颠倒 。
以上是我这次听课后的感受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改革走到今天,已经由当初的不知所措,人云亦云,逐渐成熟起来,冷寂下来 。课改教学的思路逐渐清晰,课改的理念逐渐形成,我们感到由衷的欣慰 。总之教学必须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遵循学生的认知模式,依托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自主快乐的学习,健康自由的成长 。最后,也祝愿老师们在自己的教学园地这块实验田里结出丰硕的果实 。
数学教师听课总结心得8
昨天听了三节新教师的数学课,其中有两节是一年级的《认识图形》,我把两节课进行了一下对比,看看各自的亮点和不足,趁热打铁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
1、两节课都注重了创设富有童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