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借助音乐
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们对于音乐的体验,是一种心灵的感受,而对于一般的文学作品,却未必能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如李煜的《虞美人》,学生通过“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可以理解诗人“亡国之音哀以思”的愁绪 。又如李清照的《一剪梅》,学生也可以通过字面来理解李清照对一个人(新婚丈夫赵明诚)的思念而带来的“闲愁” 。但如果借助音乐(配乐),学生更能在心灵上产生共鸣,音乐的旋律和学生的心弦,将一起颤动,让学生在心灵上得到感触,明白何谓“与我心有戚戚焉” 。
四、借助美读
所谓“美读”就是所指“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叶圣陶语) 。诗歌中的情感饱和的意象是在一种格律里面的,而建设、转化格律押韵的美,主要是通过“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语言的美和意境的美的 。如《琵琶行》:大弦如风雨,小弦叨叨如私语 。叨叨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寂冷弦弦绝,凝绝不遐声暂歇 。别有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当心面,四弦一声如裂帛 。……
教师要指导学生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作品的节奏,感受琵琶奏出的声韵(因为这是用文字描写音乐的佳作),更要与人物的心境相联,感悟其中所包含的情感——琵琶女的“晚年沦落”和作者的“谪居卧病”,以及“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让学生从中受到音乐审美教育,陶冶情操,形成健康的审美志趣 。
五、借助习作
这里的习作是指在学生理解诗歌含义的基础上,让其发挥想象,把诗歌(尤指古诗词)改写成一篇具有环境描写、故事情节、人物对话等的白话“美文” 。如柳永的《雨霖铃 。寒蝉凄切》,可以让学生描写词人与恋人惜别的凄切场面 。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而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也能更好地领悟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
六、借助移情
我们常说“云飞泉跃”、“山鸣谷应”,云何尝能飞?泉何尝能跃?山何尝能鸣?谷何尝能应?这是因为我们根据自己的体验来解释外界的事物,把无生命或无生气的东西看成有性格、有情感、能活动的东西,这就是“移情作用” 。在“移情作用” 。在“移情”时,物我达到了高度的同一,主客之间相互对流 。正象征派诗人波德菜尔所说:“你取精会神地观赏外物,便浑然记忆自已的存在,不久你就和外物混为一体了 。你注视一棵身材停匀的树在微风中荡漾摇,不过顷刻,在诗人心中只是一上很自然的比喻,在你心中就变成一件事实:你开始把你的情感欲望和哀愁一齐借给树,它的荡漾摇,也就变成你的荡漾摇,你自己也就变成一棵树了”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移情作用”,引导学生进行美感认知 。让学生中诗歌学习中通过联想,可由物生景,由景生情,也可以是由物直接到情 。如臧克家的《老马》: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的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拾起头望前面 。
这首诗中的“老马”是旧中国受难的农民的象征,他忍辱负重、忠厚善良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移情”,“老马”不单是本义上的老马,更是被压迫农民的象征,那抽下的鞭子,是抽在穷苦农民身上的,抽在我们祖辈父辈们身上的,让学生感受到被鞭抽的痛苦,最终达到“移情”的效果;激发学生对被压迫而不觉悟的农民的同情,激起对旧制度和旧社会的愤怒和诅咒 。再一次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净化 。
推荐阅读
- 湖北消费券美团在哪里领?2022 2021湖北消费券美团怎么领
- 2021湖北消费券有几次 2022支付宝惠购湖北消费券有几轮
- 2021合肥事故处理大队地址+电话一览
- 2021东莞继续追缴年费怎么看
- 2021东莞追缴不合法的年票
- 2021重庆欢乐谷520游玩攻略 重庆欢乐谷游玩攻略2018
- 门票、路线 2021重庆欢乐谷国际护士日半价活动攻略
- 2021重庆520景区门票优惠信息汇总 重庆2021景区免票政策
- 2021重庆欢乐谷520优惠门票价格及购买方式
- 重庆欢乐谷2021春节 2022重庆欢乐谷端午节活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