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敬亭山教案,古诗独坐敬亭山教案( 七 )


(8).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相见欢》李煜赏析:“无言”而又“独上”,使人看到一个孑然一身,“斯人独憔悴”的孤影 。
连月也不是圆月,而是残缺之月 。这是仰望之景,天空之景,是使人愁上添愁的景 。
(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相见欢”李煜 赏析:以丝喻相思,以千丝万缕之无法剪断,无法理出头绪,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解 。
(1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王维赏析:气象极好,在一片大沙漠上看到远处烽烟直冲霄汉,大河上一轮落日,没有云翳,显得格外圆而且大 。
“孤”字显出人烟的稀少; “直”字表现初到边塞的诗人对塞上景色的惊异,都恰到好处 。“长河”的形象横亘在画面之中,把画面分割为两段,又增加了构图的活泼感,而“落日圆”则被分割的画面涂上统一的色调,显出浑然一体的气势 。
(1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龚自珍 赏析:此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 。
(1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杜甫 赏析:诗人睹物伤情,仿佛***的鲜花也禁不住悲伤溅泪;鸟儿也因人世间的离别而惊心 。
(1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更高层 。——《登飞来峰》王安石赏析: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光,只是因为身在更高层 。
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具有普遍的意义 。(1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水调歌头》苏轼 赏析:只希望两人平平安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此两句可用来向离别亲友表达诚挚慰问及祝愿,是唤起人类普遍情感体验的名句 。(15).造华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望岳》杜甫赏析:这是更作一番仔细观察后写出来的,是说大自然造物者集中灵秀之气在此山,自然有无限神妙 。这两句讲山色的变幻,写出了泰山的宏伟景色 。
(1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赏析:此二句写雪后美景 。以春花喻冬雪,联想奇特美妙,比喻新颖动人,一片银白的世界,变成一片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明丽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欣喜和暖意 。
(17).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赏析:“曲”、“幽”、“深”,表现了禅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 。
此而句不仅再现了诗人踏过曲径,穿过深幽的花草树木,走到禅院的情景,而且道出了某种审美光照中的体验,艺术地表现了华夏文化对曲折美、摇曳美的追求 。(1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题》李商隐 赏析:诗人以“春蚕”、“蜡炬”为喻,并运用谐音的 ***,组成了这脍炙人口的名句 。
此二句一说内心状态,一说外部表情,把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深厚感情表现得格外真切 。(19).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李清照赏析:“莫道不消魂”,意思是此时此地怎么能不令人伤感呢?运用发问法,醒人耳目 。
“帘卷西风”,既写人又写景,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境界 。“人比黄花瘦”,既摹形又传神,具有深入人心的力量 。
(2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陶潜赏析:此二句妙在自己无心见山,然悠悠远望,心与物游,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2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望洞庭湖寄张丞相》孟浩然 赏析:意思是蒸腾的水气把江南江北的云梦泽都笼罩了,波涛的声势使岳阳城都受到震动似的 。
此二句写出了洞庭湖的壮阔景象和湖波的声势 。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