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块肉代表什么意思,66块肉代表什么意思及寓意( 三 )


在我们这里的农村,只要是到了66岁,孩子就会给父母买红腰带,或者红袜子,说是红色代表吉祥,红色也寓意鸿运,其实都是孩子对父母的一片心意 。孩子们希望红色给父母带来 健康 和幸福 。父母到了六十六岁生日的时候,儿女们是一定会给父母操办一个热闹的家庭生日宴 。在这一天,儿子和媳妇,闺女和女婿,还有孙辈儿们,大家围坐在一起,给老人过一个祥和快乐的生日 。
六十六这个数字对于我们农村人来说,本来是六六大顺,是一个吉祥吉利的数字,又为何人们这么忌讳66岁这个年龄呢?我们这里的土话说,六十六岁是一个“吊险”年头,跟七十三岁和八十四岁是一个意思 。虽然说现在人们的生活好了,人均寿命也延长了不少,可是大家也知道生活水平提高了,三高的发病率也提高了,而且农村的癌症患者也越来越多 。
在农村,尤其到了60岁以后的老人,属于各种病的高发期,很多人死于各种突发性疾病,各种癌症也在虎视端端的针对着这类人群 。春节以后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我们村里就有三个60多岁的人去世了 。|这三个人当中只有一个死于癌症,另外两个看上去身强体壮,而且白天还好好的,晚上就没命了 。据说都是死于突发性心脏病,这三个人都还不到六十六岁 。
在我们老家这里还有一个习俗:如果家里有女儿的话,在父母六十六岁生日的这一天,女儿一定要为父母买一刀肉 。一刀肉更好是六斤六两,不过很难那么准确 。但不管是否正好是六斤六两,这一刀肉割下来,要有多少算多少,少了不能再加,多了也不能再往下割 。这就是我们这里常说的,六十六,要吃闺女一刀肉 。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现在六十六岁的人,看上去还很年轻 。特别是60多岁的女人,如果保养得当的话,看上去依然还是那么青春靓丽 。
这其实说的是长寿的人活到六十六岁要经历的一道老年“坎”;以前的人们平均寿命在30-40岁左右,活过三十六岁即已算活过了“本寿”,活到花甲之年,六十六岁已算是非常的高寿了 。历史 上有名的长寿人物,要数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孟了;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活到73岁(虚岁),而同样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的孟子活到了84岁(虚岁) 。俗语有说“七九六十三,要活也犯难”,人熬过“本寿”要活到63岁是比较难的,而“六六”是吉利数字,人能活到这个吉利年纪的相当不容易,很少见,“人生七十古来稀”,而寿命能超过70岁的更是罕见 。“六十六”岁是老岭人的一道“坎”,这个年纪的老人已经非常老了,就算能活过六十六岁,但因为年龄大了,身体消化力、行动力等大不如前了,身体容易出现问题,生大生病,而人生病了一般体重都会减轻的,所以,农村俗语“六十六,六十六,不死掉块肉”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关于几道老年“坎”,“三十三大拐转,六十六不死掉块肉,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 。” 。这句俗语说得更完整 。而人们为了长寿,在“坎”年时一般会想办法“破解”以图长寿,这也叫“过寿”;像“六十六”这道老年“坎”,为讨个吉利,老人的女儿要买猪肉回来祝寿,只要寿星吃过猪肉就不要紧,六六大寿,六六大顺 。民间的一般做法是,做女儿(没有女儿的就儿媳妇来做)的要在老人六十六岁生日这一天买6两肉馅,活6两面,包68个饺子,敬天地各一个,剩下66个饺子老人要在一天之内吃完,这样由女儿补了这块肉,老人就会 健康 长寿了 。虽说现在的人比以前的人们高寿,六七十岁的老人很多,但人们也还是比较忌讳那些老年“坎”的,“六十六”这道老年“坎,还是有不少人过寿,讨个吉利;不过也有些地方的说法是不过寿,过寿大办会让阎王惦记,不过寿就会熬过这个老年“坎”,顺利的多活更多的岁月 。
六十六,六十六,不死掉块肉 。这是什么意思?农村俗语俚话多生动形象,又比喻又夸张,不一定真实与灵验,目的在警示人引起人注意重视就达到效果了 。人到六十六岁,是一道坎,一个大难,不死也要脱层皮,掉块肉,这坎这难不易过,有法有能有巧才可以过,但过了也要脱皮掉肉,强调过之不易,得小心应付对付才可 。
过去科学技术不发达,特别医药医疗不发达,许多疾病无法检验对症治疗,特别是流行病,无法有效对付和治疗,所以过去人平均寿命都不高,寿满甲子六十就是有寿了,穷人如此,富人如此,不分穷富贵贱,一样在生命面前熬不过疾病关 。现在就不同了,大大好转改善了,一定程度上花钱可治病,可买回 健康 了,所以现在人普遍比过去长寿了,平均寿命七十几了,再不是人生七十古来稀了 。过去,帝王将相一样长寿不了,孔子孟子算长寿了,一个七十三,一个八十四,所以现今有人又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 。就是以孔孟寿岁设比而说的,目的也是警示人,要重视 健康 生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