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阿基仑赛能否被纳入医保,此前引起了很大的舆论关注,而在通过谈判初步审查后,这一创新药并未进入2021年医保目录谈判环节 。
对此,国家医保局做出明确回应:由于价格远超基金承受能力和老百姓负担水平,其不具备经济性而未能通过评审,最终未获得谈判资格 。
“我们正在尽可能降低产品的定价,但还需要一段时间 。”该药品生产方复星凯特总裁黄海说 。
“昂贵的药品费用给老百姓带来沉重负担的同时,也会对基金安全带来一定风险 。”2021年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基金测算专家组组长郑杰介绍,按照限定的支付范围,目前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所有药品年治疗费用均未超过30万元 。
这一场景似曾相识,2020年诺西那生钠也是因价格过于昂贵等因素而无缘医保,但价格真的是药品能否进医保的“唯一标尺”吗?
业内人士介绍,不同于已经拥有成熟临床数据的诺西那生钠 。CAR-T药物作为一种创新药,在临床使用范围、临床效果、真实世界数据等方面仍存在局限性 。现阶段将CAR-T药物纳入医保的时机尚未成熟 。
“药品能否进医保,要综合考虑参保人合理用药需求、药品临床价值、创新程度、医保基金承受能力等 。”郑杰说,医保谈判精准测算追求的是“合理价”,而不是一味“砍价”追求“更低价” 。
为进一步提高谈判测算的精准度,此次谈判首次制定了药物经济学测算指南,统一测算标准 。同时,对参与测算的40多位药物经济学专家进行***系统的培训,特别从临床疗效、安全性、经济性、创新性和公平性5个维度对创新药物进行考察,并分别作为其价格调整的因素 。
此外,2021年医保谈判对同一个药品配置两名专家进行“背对背测算” 。2021年医保测算的药物经济学组组长、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院长刘国恩对此说:“虽然大家工作量增加一倍,但是提升了药品的评审质量和科学程度 。”
“灵魂砍价”砍掉的是药品虚高的价格水分 。郑杰说,医保谈判是在患者需求、药企创新、基金承受力等多方博弈中寻求一个合理的价格平衡点,让更多参保人受益的同时,也为企业创新发展留有充分的发展空间 。
撑起“绝望中的希望”,国内市场是以量换价的底气
国家卫健委等部门2018年联合公布的《之一批罕见病目录》中,涉及121种罕见病 。
这些罕见病虽发病率低,但对每一个患病家庭来说却是“百分之百”,由于罕见病药品需求量小、费用高、替代品少等,无药可用或者有药用不起,都可能置患者于绝望,而进医保则意味着“绝望中的希望” 。
此前,很多人并不看好高值药品进医保 。一方面,因为不少高值药品疗效好,处于所在疾病领域的垄断地位,药企不担心盈利,也就有了不让价的底气;另一方面,价格过高的药品进医保,可能会侵害到更多参保人的权益 。
在此次医保谈判中,单价120万元的天价抗癌药阿基仑赛注射液虽然通过了初步审查,但并未进入医保目录谈判环节,让更多人坚定了以上看法 。
“不同于国外,很多罕见病叠加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后,患者为企业带来的用药市场相对更加可观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说 。
14亿人健康福祉与中国市场,正是用销量换低价的底气 。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对纳入谈判范围的药品,是以“全国医保使用量”与企业磋商议价 。不少独家药品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后,基本可以争取到国内90%的市场,销量很是可观 。
作为高值罕见病药进医保的首开先河者,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医保谈判的成功,也许能够为高值药品进医保提供一些经验 。但其中不可忽视的事实是,所谓的“天价药”并不是没有降价空间 。
2021年6月,同样用于 *** A领域的罗氏神经创新药物利司扑兰口服溶液用散进入中国市场 。利司扑兰根据患者年龄和体重进行给药,加上赠药,2岁以下低体重 *** A患儿用药费用远低于诺西那生钠,而我国 *** A患者发病年龄80%在2岁以下 。该药品对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的既有市场形成挑战 。
中国的销售市场外加竞品出现,让国家医保谈判有底气可以争取到进口高值药品远低于国外市场的价格,甚至是全球更低价,也让更多好药、新药进医保成为可能 。
相对于不少人认为此次高值药品进医保只是偶然事件,刘国恩表示,在现有规则下,评审专家在平衡价值和价格关系时,重点考虑个人负担过重的疾病,从而推动实现一些药品进医保的突破,为患者实实在在地“减负” 。未来医保谈判可能会为更多“高价药”亮起“绿灯”,这需要共同探索多方受益和促进创新的医保方案 。
推荐阅读
- 浙江中医药大学难考吗,浙江中医药大学好考吗?
- 上汽集团总裁胡茂元 胡茂元
- 看新华字典有什么用
- 2022年兰考县星河中学教育集团新生补录公告
- 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计划在地球静止轨道上部署地球遥感雷达卫星星座 ...
- 开封市自由路小学教育集团复兴街校区暂缓开学温馨告知书
- 开封市大厅门小学教育集团 开封市大厅门小学校长
- 开封市大厅门小学教育集团迎宾校区2022年秋季线上教学安排
- 开封市文昌小学教育集团文昌校区线上教学安排2022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用固体燃料运载火箭“快舟一号”成功发射两颗科学研究卫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