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一堂好课的标准,简述一堂好课的标准有哪些?( 三 )


效率可以有高低 , 但如果流于形式没有效益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作用 , 那么这节课都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 。好课首先是充实的、紧张的、有序的、提高的 ,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事干 , 都在忙忙活活 , 还能井然有序 。
五、能力训练:立竿见影搞反馈
课堂讨论是课堂教学活动的 ***  , 是深化认知 , 发散思维 , 发展能力 , 提高觉悟的重要途径 , 是学生主体作用的生动体现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 把教育、教养、发展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 实现了知识与个性、实践与能力、觉悟与品德的和谐发展 。
但仅有讨论还不够 , 一堂好课应有适当的训练与检测 , 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 , 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 , 不断促进和强化不同层次的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 特别是要体现出对学困生学习自尊心的保护 , 真正落实新课标“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理念 。
经常检测并及时反馈 , 相当于给学生提供了一面展示自我、认可自我、修正自我的镜子 , 有了这面镜子就可以温故知新查漏补缺 。
六、目标达成:当堂检测要灵活
按理说 , 评价一堂课 , 应把“教学目标”放在前头 , 我却把它列在第七位 , 因为我更看重的是目标的达成和为达成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措施 。评价一堂课 , 着眼点在课堂 , 行家却能瞅到备课 。
备课的首要考虑因素就是教学目标 , 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课程目标 , 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 才能避免“放空炮” 。
设置好教学目标 , 教师教什么才心中有数 , 怎样教才心中有路 。如果目标不明确或干脆无目标 , 形如漫无边际地瞎学乱教 , 势必一团糟 。好的课堂 , 师生对目标都了然于胸 , 教学指向“直捣黄龙” , 教学过程尽量避免旁逸斜出 。这样的课堂自然目标明确 , 思路清晰 , 提纲挈领 , 直奔主题 。
七、延展带动:余音绕梁怕下课
“你的每堂语文课我都很期待 , 课堂上真的希望时间停滞 , 特别害怕听到下课 ***。”这是学生恭维老师的一段话 , 我却觉得道出了更佳课堂的真谛 , 那就是余味悠长影响深远 。期待着上课 , 意味着视学习为享受;害怕 ***  , 则说明这样的课堂趣味横生 。
鉴于此 , 评价一堂课不仅要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 还要询问学生的心情体验 。好课应是教师巧妙地创设课堂情境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让学生自主探究 , 乐于训练 , 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和表现的舞台 , 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 获得心智的发展 。
八、课堂情景:胜似联欢喜洋洋
一堂好课必须形成学生的兴趣和持续学习的动力 , 这就要求:教学过程流畅 , 知识过渡自然;课堂气氛活跃 , “形”散而“神”聚 。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准确 , 要环环相扣 , 要能不断启迪学生的思维 , 让学生真正地“思”起来、“活”起来 。
但课堂气氛的活跃并不是简单的欢声笑语 , 更不是肤浅的师生对话 , 而是教师与学生间心灵的碰撞、情感的沟通 , 是师生互信、互动的一种美好境界 , 是师生在共同探究、共同学习中分享快乐的一种情感体验 。
同时 , 课堂气氛的活跃还要有“度” , 既要学生“动” , 又不能让学生“乱” 。教师要用一根“线”始终牵住学生的活动 , 从而很好地把握课堂的节奏 。
要体现有效的师生对话 , 教师的巧妙设疑 , 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 要引导学生思考 , 使其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 并由此激发学生大胆质疑、主动探究的潜能 。
【简述一堂好课的标准,简述一堂好课的标准有哪些?】本文到此结束 ,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