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一堂好课的标准,简述一堂好课的标准有哪些?( 二 )


2、教学的重点、难点要突出 。教师要能深刻地理解、正确地把握教材 , 并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领学生理解重点 , 突破难点 。
3、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得到尊重 。要看是不是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了 , 是不是在每个环节都参与了;就深度而言 , 要看学生是被动、应付地学习还是积极主动地学习 , 要看理解程度、学习质量是否得到提升 。
4、教学气氛要和谐 , 师生关系要融洽 , 训练要扎实有效 。学生在知识、能力、 *** 、习惯等方面学有所得 , 哪怕是一课一得 。
扩展资料:
老师讲得精巧、精致、精彩 , 应该通过使学生兴奋、活跃、积极地参与探究 , 转化为学生的精彩 , 转化为课堂的精彩 。
如果老师的高、精、尖的展示 , 游离于课堂 , 间离了学生 , 会变成对学生的压抑 , 那么这样的所谓精彩要受到追问、叩问 , 因为一节成功的课落脚点不是教师教得好不好 , 而是学生学得好不好 。
课堂自然是要解决问题 , 这样一种"解构和建构"的循环 , 不是以解决所有问题为"能事"的 , 带着问题进教室的学生 , 在探究合作解决了问题 , 同时还要带着更多问题和疑问 , 尤其是带着进一步探究的兴趣走出课堂的这才是真的成功 。
4一堂好课的八个标准是什么?一堂好课的八个标准:
一、精神面貌:手握钢枪上战场
评价一堂好课的之一标准就是看师生的精神面貌 , 是精神抖擞还是吊儿郎当 , 是全神贯注还是心不在焉 , 是勤学好问还是冷漠懒散 , 是字正腔圆还是含糊其声 , 是群情激昂还是七凌八乱……
这从上课的起立动作中 , 从问好口号的呼喊中 , 从回答上台展演的争抢中 , 从积极发言的争辩中 , 都能看出来 。
好的精神面貌应该是和谐、活跃、民主、高效、务实的 , 由此营造的课堂气氛能让每个参与者都有见贤思齐的上进心、分秒必争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表现欲 , 身处其中都感到振奋、激昂、欢快、充实 。
这种氛围似乎是玄妙而无从把握的东西 , 其实它体现在师生交往与活动中间 , 体现在课堂的物质存在与精神存在中 , 完全是可以被当事双方与观察者感知的客观存在 , 是一种可以左右课堂教学活动效能的关键因素 。
二、求知欲望:追根究底探黄泉
兴趣是更好的老师 , 关键怎样提高兴趣?概括说来 , 教师应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 , 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 , 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 , 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 , 组织得当的教学过程 。内容、形式、过程、环境 , 都会引发学习兴趣 , 也可能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
所以 , 评价一堂课 , 第二个方面就看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浓郁 , 看老师的煽风点火是否奏效 , 看课程设计是否能激趣 , 看合作探究有没有吸引力 , 看研习收获有没有成就感 , 看多元互动有没有感召力 , 看学生的注意力有没有分散转移 。
三、教学方式:自主互动求实效
真正的好课 , 学生是教师的同僚而不是单纯的执行者 , 是课堂的主宰而不是作业的奴隶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 积极发挥自身的能动性 , 借助与同学合作的力量 , 应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 去获取新知锻炼能力 , 并在不断进取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
所以 , 评价一堂课的第三个标准就是学生是否自主 , 有没有互动 , 有没有因人而异体现个性化教学 , 有没有优势互补倡导合作学习 , 有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从学的角度去设计问题 , 有没有关注学生的发展差异并提供阶梯式套餐……如果仅是老师大显神通 , 将教材讲得淋漓尽致 , 而学生只是听众观众 , 那么 , 这样的课堂不算好课 。
四、教学效率:张弛有度分劳逸
综前所述 , 一堂好课的标准 , 即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多元的互动性、自行获取知识的实践性 , 等等 , 其实 , 还可以用一个词来总而言之 , 那就是“有效性” 。教学效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员参与的影响面 , 二是个体效率的平均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