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民俗活动及小吃 端午节的民俗活动及养生技巧( 二 )


除了“五黄”以外 , 还有防“五毒”的说法 , “五毒”是指毒蛇、蜈蚣、蜘蛛、壁虎、癞蛤蟆 。在古代北方 , 每至端午 , 人们要涂饮雄黄酒 , 在手足腕处系挂五彩丝以辟邪驱瘟、逢凶化吉 。
端午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粽子
粽子是端午节必备的食材 , 基本上全国各地的地方 , 端午节都会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 , 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 。粽子 , 又叫“角黍”、“筒粽” 。其由来已久 , 花样繁多 。“端午节吃粽子”起源于公元前340年 , 爱国诗人屈原面临着亡国之痛 , 与五月五日投江自尽 , 岸上的渔夫和百姓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 , 当时人们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食他的躯体 , 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鸡蛋投入江中 , 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 , 以便药昏蛟龙水兽 , 使屈原大夫免遭伤害 。从此以后 , 人们为了纪念他 , 每年的五月初五都到江上投粽子、划龙舟 。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 。
茶蛋
江西南昌地区 , 端午节要煮茶蛋和盐水蛋吃 。蛋有鸡蛋、鸭蛋、鹅蛋 。蛋壳涂上红色 , 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着 , 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 , 意谓祝福孩子逢凶化吉 , 平安无事 。
打糕

端午节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民隆重的节日 。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 。打糕 , 就是将艾蒿与糯米饭 , 放置于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 , 用长柄木棰打制而成的米糕 。这种食品很有民族特色 , 又可增添节日的气氛 。
鸭蛋
端午节除了纪念屈原还有就是要避五毒 , 因为传说中的五毒妖怪到了端午就会为害人间 , 这五毒妖怪就是蛇、蜈蚣、蜘蛛、壁虎和蝎子 , 民间用五种红色的菜象征这五毒的血 , 吃着这些菜的时候 , 就会把五毒妖怪吓跑 , 也就是吃五红了 , 分别是烤鸭、苋菜、红油鸭蛋、龙虾、雄黄酒 , 据说端午节吃了这五红 , 整个夏天就可以辟邪避暑了 。
黄酒
《清嘉录》记载:“研雄黄末 , 屑蒲根 , 和酒饮之 , 谓之雄黄酒 。”也就是说雄黄酒就是用白酒、雄黄勾兑而成的 。这么简单的饮品为何如此有名呢?这大概与白娘娘和许仙的故事有关吧 , 白娘娘就是在端午这天饮雄黄酒 , 现出蛇身原形 。故而 , 民间大概便认为蛇蝎蜈蚣等毒虫可由雄黄酒破解 , 端午佳节饮雄黄酒可以驱邪解毒 。但是 , 现代人发现 , 雄黄酒含剧毒物质砷 , 所以基本不喝雄黄酒了 。不过 , 因雄黄具有抗菌、解毒、燥湿功效 , 故到了端午节这天 , 还会有人家会以雄黄为主 , 加入白芷、薰衣草等香料做成香袋 , 也有做成雄黄熏条的 , 希望用来避邪和预防虫蛇伤害 。
吃绿豆糕
在我国的很多地方 , 端午节当天唱主角的除了粽子便是绿豆糕 。它具有形状规范整齐 , 色泽浅黄 , 组织细润紧密 , 口味清香绵软不粘牙的特色 。制作绿豆糕的原料有绿豆粉、豌豆粉、黄砂糖、桂花等 , 是很好的清热解毒 , 保肝益肾的消夏小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