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节气的由来和养生技巧( 二 )


夏至的养生技巧
1、饮食宜清淡、多吃“苦”
夏季气候炎热 , 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 , 因此 , 饮食宜清淡 , 不宜肥甘厚味 , 以免化热生风 , 激发疔疮等疾病 。
除此之外 , 还可多吃苦菜类蔬菜 , 如苦瓜、香菜等 。因苦味食物具有除燥祛湿、清凉解暑、利尿活血、解除劳乏、消炎退热、清心明目、促进食欲等作用 。
不过 , 苦味食物均属寒凉 , 虽然能清热泻火 , 但属于清泻类食物 , 体质较虚弱者不宜食用 , 否则会加重病情 。
2、宜晚睡早起 , 午休不可少
夏季要神清气和 , 快乐欢畅 , 心胸宽阔 , 精神饱满 , 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 , 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 , 以利于气机的通泄 。

起居调养 , 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 , 可以比平时适当的晚睡和早起 。顺应阳气的充盛 , 利于气血运行 。
此时天气是昼长夜短 , 中午休息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 , 午睡醒后 , 还可以活动活动洗洗脸 , 一下午都有良好的精神状态 。
3、出行宜清凉 , 居室宜通风
夏季不要穿得太厚 , 很多年轻人喜欢穿牛仔服饰 , 夏季不适合穿这种衣物 。衣服颜色尽量以浅色为主 , 这样才能少吸热 。衣服的布料尽量选用棉质及亚麻 , 这样容易吸汗和透气 。
居室宜清凉 , 早晚室内气温低 , 应将门窗打开 , 通风换气 。中午室外气温高于室内 , 宜将门窗紧闭 , 拉好窗帘 。阴凉的环境 , 会使人心静神安 。
夏至谨防七种病
一、腹泻
夏季腹泻患者的病因多是暑热外蒸 , 贪凉太过 , 加之此时人体肠胃薄弱 , 或饮食不干净 , 造成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消化不良等疾病 。
预防总原则:注意饮食卫生 , 防止病从口入 。具体有四:一是在购买食品时 , 尤其是鱼、肉类 , 要注意是否新鲜 。二是烹调时 , 炊具和餐具要注意消毒 , 生熟食品用的炊具要分开 。凉拌菜吃时应洗净 , 拌时加大蒜 , 生吃的蔬菜水果更要洗净 。三是夏季饭菜最好现做现吃 , 放置冰箱保存的剩余饭菜 , 从冰箱里拿出后应加热再吃 。四是因为苍蝇与蟑螂等害虫 , 是肠道传染病的媒介 , 要及时消灭 。
二、心脑血管病
夏天天气热、气压低 , 老年人出汗多 , 处于相对脱水状态 。倘若补水不足 , 加上高温造成的血管扩张 , 很可能造成老年人血压偏低 。血压低则可造成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 使原有的心脑血管病病情恶化 , 出现头晕、胸闷、心慌和憋气等症状 , 严重时还有可能突发心梗和中风 。

建议老年人锻炼后要及时补充水分与盐分 , 日常监测血压 , 遵医嘱及时调整降压用药 。早晨气压较低 , 6点至10点是高血压好发的“危险期” , 喜欢锻炼的老人应避开这段时间 , 下午或者晚上去锻炼 。
三、空调病
夏至时节 , 很多人会选择躲在冷气充足的室内 , 这会带来新的隐患——空调病 。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 , 人们由于每天多次出入冷气环境 , 无形中给心脏增加了负担 。第二 , 冷热交替 , 细菌很容易利用开张的毛孔进入人体内而引起感染 。
鉴于上述情况 , 人们在酷暑一定不要贪凉 , 谨防空调病的发生 。温差太大容易引起感冒 。当在室内感觉有凉意时 , 一定要站起来适当活动四肢和躯体 , 以加速血液循环 。心脑血管病人和老年人抵抗力差 , 长期待在空调房里容易诱发疾病 。
四、热伤风
热伤风与其他的感冒是有明显区别的 , 发病时一般没有寒冷的感觉 , 只是发热 , 而且会烧得比较高;头胀疼、鼻塞、鼻流黏涕或黄涕、咽喉疼痛咳嗽、痰黄稠等症状比较明显 。
目前 , 气温尚不稳定 , 还没有到盛夏时的炎热气候 , 着装还应以保暖为主;预防热伤风 , 要注意劳逸结合 , 防止过度劳累 , 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应适当增加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 , 如瘦肉、鱼虾、奶类、蛋类、豆制品以及新鲜蔬果等 , 以补充机体的能量消耗;科学合理地使用空调、电扇 , 不要天气刚刚有点热 , 就大吹空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