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anmar怎么读 myanmar( 六 )


文章插图
在茵莱湖,独特的单脚捕鱼在清晨和日落前都能看到 。湖光山色之间,渔夫划着船,忽远忽近地进行着捕鱼的各种动作 。渔船形状纤长,渔夫在船尾用一只脚站立在甲板上,另一只脚操纵船桨:桨别在右腿膝弯后面,右手稳着桨把儿,左手拖着鱼网,手脚和腰部同时发力,一摇一摆地就把船划起来了 。

myanmar怎么读  myanmar

文章插图
不过,这种独特的划船方式仅限于男人,女子划船还是要双腿盘坐在船尾,以手持桨 。
myanmar怎么读  myanmar

文章插图
湖西侧浅水位置与河道附近,分布着成片的“水上浮村” 。远远望去,房屋像是浮在水面上 。水上人家,小船作伴 。每次踏出屋门不是走上小路,而是直接上船 。据说住在茵莱湖区水上浮村里的掸族人上万,男称“因达”,女称“因度”,是当年被阿悉都王征服并流放到这里的图瓦人的后裔,长年累月居住、生活、耕种在浮村上 。
在茵莱,不管是在哪里,水上、岸上,走不了几步,就能看到一座宏伟的金碧辉煌的寺院 。
看不尽的佛塔:
myanmar怎么读  myanmar

文章插图

myanmar怎么读  myanmar

文章插图

myanmar怎么读  myanmar

文章插图
在水上莲梗丝织布工坊 。女孩将刚摘下的荷叶梗切成段,拉出很多细丝,再搓成长线,纺线织布 。成品有点像棉麻制品,是缅甸的独特产品 。
myanmar怎么读  myanmar

文章插图
莲梗丝织布:
myanmar怎么读  myanmar

文章插图
*** 雪茄:
myanmar怎么读  myanmar

文章插图
情怀篇
和之前的塞班、巴厘岛、冲绳之类的海岛游不同,今年的缅甸之行多了一些情怀 。在这里,我们为缅北孤儿布施,亲自体验传统的漆器 ***,领悟匠人精神 。
律师们在缅甸这片神秘质朴的土地上暂时忘掉了魔都的繁忙和灯红酒绿,忘掉心中过于炙热的功利之心和欲望,忘掉开不完的庭和写不完的法律意见书……大家探访曼德勒皇宫,坐着马车穿梭在蒲甘的万千佛塔之间,乘坐渔船泛舟茵莱湖,领会古老神圣、沧桑之美 。其中我尤其喜欢蒲甘,或许有人会觉得蒲甘无聊,除万千佛塔再无其他 。然而,在大城市的快节奏中被裹挟着前进、一步也不能放松的你,真的可以去看一眼蒲甘,因为这里有你的想象力无法企及的景致和过去 。它没有繁华和喧嚣,唯有一座座佛塔和完美的日出日落,带来平静和恬淡 。即使行走过不同国家的佛教胜迹,蒲甘依然会令你震撼不已 。这里只有遍地的佛塔,和怒放的鲜花 。偌大的平原上有一种高度统一的氛围,虔诚而和谐 。这是没有第二个地方能表达的一种气质,哪怕是在别处看到那些如流水般叩长头的信众,也和蒲甘是全然不同的氛围 。在静静的伊洛瓦底江和蒲甘千万座古塔旁,在美丽纯净的星空下,大家洗去满身疲惫,灵魂似乎慢慢沉淀下来,卸下内心的防备,怀一颗赤子之心去发现缅甸的自然与传统文化之美 。
此行尤其难忘的是7月28那一天,恰逢事务所12周年所庆日 。白天我们去为孤儿布施,傍晚相聚伊洛瓦底江畔,在大树餐厅用晚餐,欣赏日落,啤酒蛋糕欢声笑语,为事务所庆生~
myanmar怎么读  myanmar

文章插图
缅甸人在佛教思想的长期影响下乐善好施 。旅途中,缅甸人的施舍和捐献到处可见,这似乎已经成为他们的日常习惯 。民众即使自己吃不到东西,也会想办法给僧侣布施 。在佛塔等场所,总放有盛满清水的水罐和水杯,供过路人饮用;在缅甸人自家大门口,总放有一张桌子,为僧侣准备好食物 。我们也入乡随俗,到寺庙布施,为孤儿送去食物和文具,我们来过这片美丽的土地,也为它奉献了自己的绵薄之力 。因此也感受到了因付出而带来的简单的快乐 。
为缅甸孤儿布施:
myanmar怎么读  myanmar

文章插图
出行前,事务所特意购买了一批文具带来缅甸,捐赠给缅北孤儿 。不少律师还自己出资,不远万里带来了物资 。
myanmar怎么读  myanmar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