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再相逢观后感五篇( 二 )


短道速滑是中国的“王牌”,在摘得混合团体金牌后,队员们卸下了包袱,振奋了士气 。7日的男子1000米比赛中,武大靖、任子威、李文龙将联袂登场;女子500米比赛中,范可新、曲春雨、张雨婷也将携手战斗 。
一直弱势的雪上项目也将翻开新的篇章 。7日的云顶滑雪公园将迎来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决赛,17岁小将苏翊鸣将以资格赛第一名的身份向奖牌发起冲击 。作为首个晋级冬奥会单板坡障决赛的中国运动员,苏翊鸣已经创造了历史 。他表示将在决赛中拿出更难的动作争取高分,为国争光 。
2月6日,中国选手苏翊鸣在比赛中 。当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单板滑雪项目男子坡面障碍技巧资格赛在张家口云顶滑雪公园举行 。中国雪上项目另一位明星谷爱凌7日也将出战,谷爱凌本届冬奥会要参加三个小项的争夺,她将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项目中上演首秀 。
花样滑冰将决出团体金牌 。经过前面几个项目的比拼,中国队排在第五位,落后于俄罗斯奥委会队、美国队、日本队、加拿大队 。7日将展开双人滑自由滑、冰舞自由舞与女单自由滑的比拼,希望中国队完美发挥,奋勇直追 。

速度滑冰项目将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决出女子1500米金牌,三名中国姑娘韩梅、阿合娜尔·阿达克、殷琦将争取滑出好的名次 。
7日还将产生另外4枚金牌,分别是高山滑雪女子大回转和男子滑降、冬季两项女子15公里个人、跳台滑雪混合团体标准台 。
2月6日,中国队球员庆祝胜利 。当日,在五棵松体育中心举行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女子冰球小组赛中,中国队以2比1战胜日本队 。
北京再相逢观后感4
由所有代表团共同组成的雪花“变身”成为主火炬,4组轮滑运动员在冰面之上留下“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轨迹,从运动员走过的冰雪“中国门”,到盛大焰火组成的“迎客松”造型……4日晚,北京再度为世界奉献了一场震撼而精彩的奥运会开幕式,各个环节的精心设计也处处彰显着“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主题 。用纯净的冰面和洁白的雪花描绘出人类一起奔赴的未来,则体现着开幕式主创团队的匠心独运 。
“世界各地的观众,希望通过开幕式来了解东道主的风土人情,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因为十几年前我们在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成功地展现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开闭幕式工作部部长常宇介绍,最终导演团队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线,着重讲述未来的故事,“阐述中国对于现在世界的理解,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努力,将它们用艺术化的手段展现出来 。”
《致敬人民》的环节中,24名大学生在冰面上充满动感的滑行之后,在冰面上留下“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清晰轨迹,奥林匹克格言更加深入人心,也将观众的思绪牵回了2018年平昌冬奥会时的“北京8分钟”现场 。“虽然同样是8分钟的滑行,但是冬奥会开幕式中的滑行在技术和风格上都进行了更新,”开闭幕式分场导演陶雯婷介绍 。
“除了滑行之外,我们在演员的手臂上加入了街舞动作,来表现出青春和活力,与此同时,他们又要配合场内充满旋律和浪漫色彩的音乐歌曲,”陶雯婷介绍,这种略显“矛盾”的要求给体育专业的学生们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体育专业学生的肌肉、力量等条件已经定型,但是街舞等舞蹈又要求每一小块都能够灵活控制,所以我们在训练中也给他们加入了很多协调性的练习,同时筛选出他们既能完成、滑出相应轨迹,又能达到青春活力效果的动作 。”
各代表团的运动员入场后,代表他们的每一块雪花牌汇聚成一片大雪花,从而构建出由所有参赛代表团共同组成的雪花台,这样的设计,从理念和现场效果都令人拍案叫绝 。雪花牌汇聚环节由分场导演王媛媛负责,“所有代表团的引导员同时都身兼演员的角色,她们全部是北京舞蹈学院的大一新生 。”在王媛媛看来,“汇聚”的概念是这段表演中最为核心的表达,对于导演来说,如何淋漓尽致地展现出这一概念至关重要 。因此,表演的创意和计划也经历了反复修改,最终呈现给世界最好的模样 。
北京再相逢观后感5
北京的大街小巷,火树银花、张灯结彩;冬奥的雪场冰面,群英荟萃、奋勇争先 。冬奥的冰雪色与春节的中国红,在北京交相辉映 。
北京冬奥会非同一般,它是中国第一次举办的冬季奥运会 。这使北京成为世界首个“双奥之城”,更使奥运会与中国年有了第一次零距离接触 。这双喜临门的一刻,将在奥运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