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政治教案 部编版 初一上册政治教案10篇( 五 )


1、法律具有规范作用{板书}
教师:《刑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做斗争,以保护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的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护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育等方面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欧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
教师:请大家思考,这些法律条文的规定说明了我国法律有什么作用?
学生: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是国家生活的保障 。
教师:正是法律的规范作用使人们知道了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从而约束了舞迷夫妇的错误行为,最终保护了小郑的合法权益 。可见,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它不但有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还具有保护人们合法权益的作用 。
2、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板书)
活动六、集体智慧
教师:请同学们看教材第89页中的图画,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
(1)小叶和小静为什么能够如愿以偿?
(2)如果没有法律的相关规定,情况会如何?
(3)这主要体现了法律的一种什么作用?
学生1:因为我国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劳动法,所以小叶和小静的合法权益才可以得以实现 。
学生2:如果没有这方面的规定,他们二人的合法权益就无法得到保障,就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
学生3:这体现了法律具有保护作用 。
……
教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讨论回答,我们知道,解决纠纷和制裁犯罪需要通过法律,维护合法权益需要法律的支持 。可见,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 。因此,我们作为21世纪的新一代青少年,要学习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其中,学法、用法、护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取得态度 。
七、板书设计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
第一框 走进法律
一、我们身边的规则
1、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
2、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
二、生活离不开法律
1、法律具有规范作用
2、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文章
八、教学反思
本堂课基本上能按照自己的设计思路完成教学,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 。但由于从教时间不长,教学经验不足,再加上准备不够充分,本堂课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
首先,谈一下本节课的可取之处 。
1. 学生展示的声音洪亮,姿态自然 。可见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
2. 学生能及时给予小组评价,是每组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及不足 。
3. 教师能对重点内容及时进行考查、追问 。在讲完第五题法律的三个特征后,能出示两个材料,判断学生的理解掌握情况 。
4. 及时板书,使本节课的知识点清晰,一目了然 。
但同时,更有许多需要改进之处 。
1 . 教师讲课没有激情,语调平淡 。
2. 板书由于着急,写得有点乱 。
3. 学生在举例子时,有不恰当的(吃饺子),教师没有及时进行指导 。
4. 在讲第三个问题“身边的规则”时,说得少,应多启发学生多讲一些 。
5. 另外,学生的评价,应制定一个详细的评分标准 。
6. 没有形成书写副板书的习惯,其实在课堂中把学生的一些回答记载下来 。然后用于后面的教学是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是最最贴近学生实际的体现 。如在给规则分类时,让学生从大家所感受到的规则中来提炼出道德、纪律、法律三类规则 。
7.对于法律的强制性,应予以讲解,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扬长避短,正确把握理解新课程教学理念,在重难点知识突破上应再下功夫 。
初一上册政治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情感、交往和友谊 。
2.了解正确处理我与他人、我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 。
3.学会运用恰当的方式与异性交往 。
[过程]
1.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能够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 。
2.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辨别是非的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男女生之间在生理、、性格等多方面的差异,引导学人之长,完善自我,树立良好青春形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