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风俗习惯 苗族族的风俗( 二 )


吃新节是苗族人民为了庆贺丰收并祈福来年丰收而举行的传统农事节日 , 与每年的苗年节和十三年一次的鼓藏节并称为西江三大传统节日 。这个流行了三千多年的古老节日 , 身临其境会有种穿越的错觉 , 仿佛又回到了几千年前的苗寨 。人们敬天地 , 遵循祭祀谷神的仪式祈求诸神保佑稻谷丰收 。

苗族的风俗习惯 苗族族的风俗

文章插图

苗族的风俗习惯 苗族族的风俗

文章插图

苗族的风俗习惯 苗族族的风俗

文章插图
勤劳的苗族人民默默地耕耘 , 辛勤地劳作 , 爱护着自己的土地 , 将几千年的文化很好地延续了下来 , 为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了巨大贡献 。
苗族的风俗习惯 苗族族的风俗

文章插图
感叹传承之美:噶歌古巷
苗族文化体现在方方面面 , 只有你想不到的 , 没有你看不到的 , 保证让你眼界大开 。单单服装一项 , 就能让你眼花瞭乱 , 不仅式样繁多 , 色彩艳丽 , 手工艺技术还相当繁杂 。
苗族的风俗习惯 苗族族的风俗

文章插图

苗族的风俗习惯 苗族族的风俗

文章插图

苗族的风俗习惯 苗族族的风俗

文章插图
噶歌在苗语里是小巷子的意思 , 里面囊括了苗族人民的众多文化符号 , 比如可以看到著名的“源西江”“家祭桥”“枫叶女神”等文化图腾 , 还有苗绣、酿酒、蜡染、手工纸、西江老银庄、雷公山茶、古歌堂等非遗文化及特色工艺等 。
苗族的风俗习惯 苗族族的风俗

文章插图
惊艳夜色之美:西江苗寨夜景
有一种美叫看呆了 , 在西江夜幕降临 , 就会有许多人被美丽的千户苗寨夜景美呆 。灯光熠熠下 , 不是耀眼的霓虹灯 , 也不是遥不可及的繁星 , 是家家户户柔和明亮的心灯 。它一处处一片片 , 形成了万千景色 。不仅展示出生活的美好 , 更闪耀着历史的辉煌 。
苗族的风俗习惯 苗族族的风俗

文章插图

苗族的风俗习惯 苗族族的风俗

文章插图

苗族的风俗习惯 苗族族的风俗

文章插图

苗族的风俗习惯 苗族族的风俗

文章插图

苗族的风俗习惯 苗族族的风俗

文章插图
羡慕神秘之美:约会游方
确认过眼神 , 她也许就是你一心向往的那个人 。错过一时 , 也许就是一生 。来西江“游方”你不需要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 但是唱歌、跳舞、吹芦笙、吹木叶 , 吹口哨……这些游方最基本的才艺你至少得学一样吧 。
苗族的风俗习惯 苗族族的风俗

文章插图
游方 , 旧称“摇马郎” , 是苗语青年男女公开的社交和娱乐活动 。苗族青年男女往往通过游方的方式交结朋友 , 选择伴侣 。苗寨有提供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场所 , 叫“游方坡” 。节日一到 , 姑娘小伙都打扮得漂漂亮亮 , 展现自己最美的一面 , 来吸引对方的注意 。是中国苗族最有特色的相亲风俗 。
苗族的风俗习惯 苗族族的风俗

文章插图

苗族的风俗习惯 苗族族的风俗

文章插图
震撼歌舞之美:《美丽西江》
刚刚将视线移开千户苗寨的销魂夜景 , 就被一场惊艳歌舞吸引 。每晚8点 , 一定会上映一台大型原生态苗族情景歌舞剧——《美丽西江》 。该剧全景展现了苗族从诞生、迁徙、定居和生活的过程 , 历时1小时30分钟 , 分为四场:枫木化蝶、迁徙、西江风情、苗乡锦绣 。
苗族的风俗习惯 苗族族的风俗

文章插图
在视觉和听觉的盛宴里 , 感受着苗家儿女的悲欢离合 , 在华丽的服饰、悦耳的银饰中享受苗家人从颠沛流离到安居乐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