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的成就 红旗渠的功与过( 二 )


但中国人民从来不会害怕困难,既然没有足够的资金和技术,大型设备也用不了,那就用一把铲子、两双手来开山凿石 。期间共计有7万群众参与到红旗渠的修建工程中来,一开始的时候工人们还可以早上上工,晚上回家吃饭 。但是随着工程进度的推进,很多民工干脆修到哪睡到哪,在山洞里垫一些茅草,就是一个简单的住所 。有的时候找不到合适的地方睡觉,工人们干脆以地为床以天为被,露天而眠 。由于居住在工地粮食紧缺,民工就上山挖野菜来吃,苦日子一过就是十年 。
从1960年正式动工,但1696年所有工程完成修建 。红旗渠近10年的修建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英雄人物 。比如总设计师吴祖太,1960年3月份的时候,他听说隧洞出现塌方险情,便亲自去施工现场查看情况并且指导工作 。在工作的过程中不幸遇到塌方,被巨石掩埋身亡 。据统计,红旗渠从开始施工到结束,共有81人牺牲,其中不乏技术人员和 *** 干部 。
好在皇天不负有人心,7万群众经过近10年的努力,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挖起土石2000多万立方米,铲平了1250座山头,终于让这条“天上之河”贯通,林县也摆脱了无水可用的窘迫局面 。
后记
如今,总干渠全长70多公里的红旗渠已经成为国家一个著名的旅游地点 。林县人民群众在苦难中咬紧牙关,团结无私、甘于奉献的精神,也被称为“红旗渠”精神 。到了今天,中国变得富强了,工程建设也不用再像以前一样依靠人力去拼搏,但“红旗渠精神”,依然是中国民族的宝贵财富 。

红旗渠的成就  红旗渠的功与过

文章插图
3红旗渠的介绍红旗渠在河南安阳林州市,属于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也是世界第八大奇迹 。红旗渠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当时的人民克服重重困难历尽艰辛,完成的一项引漳入林的工程,并且还被称为人工天河 。
红旗渠花费了十年的时间才完成,而且在此工程开始到结束,削平了1250座山头,如果按照当时的工程技术的话,这个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人民还是完成了,并且还是徒手完成的 。这对于人们来说是一个奇迹,也是当时的人民艰苦劳动的成果 。
一、红旗渠开凿面临的问题
对于当时的人民来说,修建红旗渠的话,其实要面临很多的问题 。但是当时的林县因为物资以及技术还有水源的问题,再加上当时对形势的错估,导致修建红旗渠的时候,发生了一些问题 。
经历过失败之后,当时的林县才逐渐意识到修建红旗渠本身是一个很浩大的工程,而且还是一项旷日持久的“战争” 。
修建红旗渠的时候,因为经历过渠道修错,给沿路的居民带来的一些麻烦以及修建过程中发生的一些事故,从而让人民知道做事情都是要循序渐进的 。
当时的人民因为修建红旗渠需要住的地方,于是民工晚上便直接睡在山崖下、石缝中,大多都是以天为被,就这样露宿在山林中 。
即便生活的再苦,但是当时的民工为了能够修建红旗渠,不怕吃苦,用着自己手中简陋的工具一点点的凿开,也就是这样才有了现在的红旗渠 。
二、水是林县人的命
对于当时的林县来说,因为处于干旱时期,林县极度的缺乏水资源,因为干旱甚至导致林县有人死亡 。因此,对于修建红旗渠的林县人来说,红旗渠就是他们的希望,是他们“生”的希望 。
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涌现出了很多的英雄,比如修建红旗渠的总设计师吴祖太,即便当时他的妻子因为救人而牺牲,母亲病故,他依然坚守在岗位上并未离开 。在1960年,吴祖太进入隧洞勘察险情的时候,不幸被巨石炸中牺牲了,他的生命永远的停留在了27岁 。
三、红旗渠带来的震撼
其实,只要去看过红旗渠的话,便会被红旗渠的伟大工程所震撼,甚至被当时的民工以及参与这项工程的人们所敬佩 。因为是这些人才创造了红旗渠,才挽救了林县,才会有如今的世界第八大奇迹 。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