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哪些成语故事 古代故事的成语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 八 )


【结构】联合式
【相近词】绝无仅有、亘古未有、史无前例
【相反词】比比皆是
【同韵词】男女老幼、与天地同寿、黄干黑瘦、无出其右、积素累旧、异姓骨肉、一蹴而就、无疆之寿、循循善诱、东挪西凑、......
【谜语】木屐;无始无终
【邂逅语】马蹬子钉掌;女同志穿凉鞋
【成语故事】晋朝大画家顾恺之所画人物神态逼真,形象生动 。南朝梁代画家张僧繇善于画山水人物,传说他画龙点睛 。唐朝画家吴道子集绘画与书法于一身,让人叫绝 。后人说顾恺之的成就超越前人,张僧繇的成就后人莫及,吴道子则是空前绝后
22.曲高和寡
【出处】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 。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
【解释】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 。旧指知音难得 。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
【用法】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讽刺意味
【结构】复句式
【近义词】阳春白雪
【反义词】下里巴人
【同韵词】尻轮神马、一定之法、披袍擐甲、舞文玩法、涉笔成雅、不变之法、束兵秣马、半真半假、临崖失马、避世金马、......
【年代】古代
【谜语】一钩新月伴新主
【邂逅语】毛驴嗓门大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楚襄王问文学家宋玉为什么那么多人对宋玉有意见,怎么没有附和的人?宋玉回答道:有一个唱歌的人在郢都街上唱《下里》《巴人》,很多人跟唱,唱《阳春》《白雪》,附和的人就少了,可见“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
23.如雷贯耳(如雷贯耳)
【出处】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 。元·无名氏《冻苏秦》之一折
【解释】贯:贯穿,进入 。响亮得象雷声传进耳朵里 。形容人的名声大 。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客套话
【结构】动宾式
【相近词】名满天下、闻名遐尔、如雷灌耳
【反义词】无名小卒
【同韵词】......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东汉时期,董卓利用实力把持朝政,图谋篡位,司徒王允和养女貂禅商定要利用吕布杀了董卓 。王允先把貂禅许给吕布,然后献给董卓,吕布见貂禅被董卓霸占,心里十分气愤与无奈,貂禅表示吕布名声如雷贯耳,愿意跟他共度一生
24.救死扶伤(救死扶伤)
【典故】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半当,虏救死扶伤不给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释义】扶:扶助,照料 。抢救生命垂危的人,照顾受伤的人 。现形容医务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
【用法】作定语、宾语、分句;指医生的职责
【结构】联合式
【近义词】治病救人
【相反词】落井下石
【押韵词】桂子飘香、死而不僵、鸿案相庄、纲挈目张、歧路他乡、以柔制刚、剜肉成疮、直接了当、捉贼捉脏、鱼米之乡、......
【年代】古代
【灯谜】医生
【成语故事】西汉时期,史学家司马迁因李陵事件被汉武帝打入大牢,被处以腐刑 。他的朋友任安来信要他“慎于接物,推贤进士” 。任安也因事下狱当斩,司马迁给他写信,叙述自己是怎样忍受痛苦活下来 。他当时为李陵辩护,说他英勇善战,使敌人无暇救死扶伤
25.集思广益(集思广益)
【出处】国家所以设立衙署,盖欲诸臣共集一堂,互相商榷,佞者既明目共视,难以挟私,贤者亦集思广议,以济其事 。清·昭梿《啸亭杂录·钱南园》
【解释】指集中众人智能,广泛进行议论 。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博采有益的意见
【结构】联合式
【近义词】群策群力、广开言路
【反义词】一意孤行、独断专行
【押韵词】出何典记、小本经济、指天画地、寸长尺技、上气不接下气、春回大地、张筵设戏、啼天哭地、阳煦山立、难兄难弟、......
【成语故事】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后,刘禅继位,蜀国的大小政事都由丞相诸葛亮处理 。诸葛亮在朝野的威望很高,但他并不居功自傲,经常注意听取部下的意见 。有部下反对他这样做,他认为这是为了集中众人的智慧和意见,广泛地听取有益的建议
26.含沙射影
【典故】其名曰蜮,一曰短狐,能含沙射人,所中者则身体筋急,头痛、发热,剧者至死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二含沙射流影,吹蛊痛行晖 。南朝宋·鲍照《苦热行》
【释义】传说一种叫蜮的动物,在水中含沙喷射人的影子,使人生病 。比喻暗中攻击或陷害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