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最强文案「挪威的森林推荐理由」( 四 )


3、 永泽:永泽是唯一可以把持自我的积极的人,事实上,他的所作所为是对现实的嘲弄,游戏人生而已 。
4、 绿子:绿子是我喜爱的人物,她真实、率真,简单 。绿子身上体现出来的真诚与渡边表现出的真诚不管在哪个年代,哪种环境都难得可贵 。
5、玲子:玲子的心理不正常和其它人不太一样,她一生的祸福都是音乐所赐 。在某种程度上,玲子受直子影响很深 。
读完这本书更大的感触就是书中对“生与死”的描述:“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这本书一共写到四个人自杀,木月、直子、直子的姐姐和初美 。书中冷峻平缓的文笔把这些莫名其妙但又沉闷的自杀摆到我的面前,我不理解,这是怎么回事,是日本人的社会现象还是他们日本年轻人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呢?在我们这个现实世界中当我们身边的亲友撒手人寰时,每一次的葬礼都让人反省活着的人该如何更好地活着 。因为人来到世上只活一次,要让这一次活得有价值 。我想可能是这些年轻人陷入了一种莫名的孤独空虚之中,到了难以自拔无人帮助的境地,可能与西方根深蒂固的思想、生活方式、社会环境、受到的教育有关,不像我们中国人的“好死不如赖活着” 。其实有的时候我们也会感觉到孤独寂寞,有时候也会陷入无尽的空虚之中 。孤独、寂寞、空虚是每个人都有的 。无论你是达官贵人、百万富翁还是布衣百姓、穷人乞丐都会有,只不过看你怎样去面对?人人都有这种经历,但人人却未必用相同的方式面对 。如果你不用正常的平常心去积极面对,那么你将无法走出孤独的世界,那就会像直子他们一样变成了“不正常”的人 。现在我们的现实世界中不也经常听到有的人自杀吗?可能也走进了孤独、寂寞、空虚、厌世的死胡同而难以自拔了吧 。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800字五
我此时此刻的感觉很奇怪,不可名状,难以诉诸言语 。这感觉是从看完《挪威的森林》之后开始的 。两周前,我满怀着积攒了许久的期待,激动地开始阅读这本书,直到今天晚自习临近结束时,我才将此书看完,而此时距离晚自习结束不过也才过去了半小时左右 。
在走回寝室的路上,我的心情难以平静,异常兴奋——在看完一本如此精彩的小说之后,难免如此 。回到寝室之后,我便觉得若有所失,内心感到空虚,那感觉很奇怪,本就难以诉诸言语,过了最初的阶段更是如此 。我现在正努力地将此前不久的我大脑的思想碎片拽回,然后艰难地拼凑起来 。
不一会,我似乎意识到了这是怎么一回事,我感到意犹未尽,可能是由于故事结束得太突然的缘由,似乎一切都在自然而然地发展,没有要结束的预兆,而突然,就没有下文了——的确,这本书的结局令人琢磨不透 。为了找回突然消失的感觉,我便打算从头开始细细地回味这两周以来我所感受的一切,但我又不知从何开始,仿用书中的一句话来说:我心里对此书的想法和感受堆积如山,它们争先恐后地涌出,而我根本无法遏制、招架它们突如其来的攻势 。
我有限的脑容量难以承载这样复杂大量的信息——虽然如此,但我对书中那些引起我深思和共鸣的部分还是能够大抵体会的,例如,渡边和直子以及其和绿子之间那奇特的关系,我对此感到既可惜又羡慕 。读后感·因此我便想通过它的同名电影来再次感受这一段奇妙的旅程,但扫兴的是,只有VIP用户才能有这样的机会,我只得作罢 。我不知道如何才能够帮自己摆脱这一困境,因此我不敢急于开始下一本书,我必须得先缓过这个阶段 。
我现在的大脑一团乱麻,在写到一半时就已经是如此了,虽然乱的不行,但我也渐渐平静下来,情绪不再像之前那样波动,不过,由于思想混乱,前面所写也杂乱不堪,前后似乎衔接不上,一句句话就像炮弹一样从我脑子里蹦出,我只得慌张得捕捉它们,并转而成文 。随后,我的工作就是将它们好好地整理整理了 。
#385868《挪威的森林》读后感800字六
村上也许就是这样一个人,用他的心感受生命本不该感受到的孤独,幻化为文字和语言的表述,传达给读者关于他感受到的东西的,情绪 。
村上的笔法是高明的,他不是在写故事,不是在讲故事,而是在传递故事 。所谓写故事,是只有文字的记载,各种情绪掩埋于心;所谓讲故事,是把借助语言把一个故事描述给别人;所谓传递,是用心的各种悲欢,把一个故事带着自己的情绪,带着自己的感触交给别人 。被他传递了故事的人,不是看到白纸黑字,而是看到血脉流动,灵魂游动的形形 *** 的人的生命与生活,把它们从头看到尾,就是村上给你的故事,是这本《挪威的森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