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经指的是,四书五经指的是( 二 )


《礼》也叫做《仪礼》、《士礼》或《礼经》 , 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部分礼仪制度的汇编 , 共有十七篇 。旧说周公 *** 或经孔子修定 。据近人的考证 , 认为可能成书于战国前、中期 。
《春秋》也叫做《春秋经》 ,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 以鲁国的历史为主 , 简要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722——公元前481年)共二百四十二年间的史事 。相传经孔子整理成书 。在此书中 , 还记录了我国地震七次 , 这些资料都有很重要的科学价值 。
4五经是指《诗经》《尚书》《仪礼》《周易》《春秋》 。五经是儒家作为研究基础的古代五本经典书籍的合称 , 相传它们都经过儒家创始人之一的孔子编辑或修改 。
5五经是什么哪五经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 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诗经》是我国之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 。《诗经》共有风、雅、颂三个部分 。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 , 有诗160篇;雅分"大雅"、"小雅" , 有诗105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 , 有诗40篇 。
《诗经》共收集了311篇诗歌 , 其中6篇为笙诗 , 只有标题 , 没有内容 , 现存305篇 。到了战国时期 。礼崩乐坏 , 大量乐谱失传 , 仅存的歌词则编入《诗经》 。先秦称为《诗》 , 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 , 始称《诗经》 , 并沿用至今 。
《尚书》 , 最早书名为《书》 , 约成书于前五世纪 , 传统《尚书》(又称《今文尚书》)由伏生传下来 。传说为上古文化《三坟五典》遗留著作 。
西汉学者伏生口述的二十八篇《尚书》为今文《尚书》 , 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 , 发现的另一部《尚书》 , 为古文《尚书》 。西晋永嘉年间战乱 , 今、古文《尚书》全都散失了 。东晋初 , 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 , 包括《今文尚书》33篇 , 以及伪《古文尚书》25篇。
《尚书》列为重要核心儒家经典之一 , 历代儒客研习之基本书籍 ,  "尚"即"上" , 《尚书》就是上古的书 , 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 。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 , 成书于汉代 , 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 , 共二十卷四十九篇  , 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 , 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 , 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 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礼记》章法谨严 , 映带生姿 , 文辞婉转 , 前后呼应 , 语言整饬而多变 , 是"三礼"之一、"五经"之一 , "十三经"之一 。自东汉郑玄作"注"后 , 《礼记》地位日升 , 至唐代时尊为"经" , 宋代以后 , 位居"三礼"之首 。《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 , 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 , 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影响 。
《周易》即《易经》 , 《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 , 而非周易) , 是传统经典之一 , 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 , 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 , 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 , 作为占卜之用 。《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 , 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 。《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 , 统称《十翼》 , 相传为孔子所撰 。
《春秋》即《春秋经》 , 又称《麟经》或《麟史》等 , 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 , 是我国之一部编年体史书 , 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 , 现存版本据传由孔子修订而成 。
《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 , 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 , 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书 , 被称为"传" 。代表作品是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