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子有什么作用,使君子的副作用( 二 )


种子长椭圆形或纺锤形,长约2cm,直径约1cm;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多数纵皱纹;种皮薄,易剥离 。黄白色,有油性,断面有裂隙 。气微香,味微甜 。
扩展资料
使君子植物文化
相传北宋年间,潘洲一带有一位叫郭使君的郎中,精通医道,而且乐于救助穷苦百姓,深受乡邻的尊敬 。
一天,他上山采药,被一种结在蘑状植物上的果实所吸引 。这种果实形状很像中药山栀,又有些像中药诃子 。他将果实的外壳剥去尝了尝,发现其味道甘淡,却有芳香之气,于是摘了一些带回家 。因采回的果实尚未干透,他担心药物放久了会变质发霉,便将果实放在锅中炙炒 。不一会儿,锅里溢出一股芳香之气,馋得年幼的孙子嚷着要吃 。
郭使君无奈之下,只得拣出炒熟的四五枚给孙子吃 。谁知道,第二天早晨孙子在大便时竟然排出几条蛔虫 。郭使君左思右想不得其解,于是又取出十余枚果实让孙儿吃了 。不料未到一个时辰,孙儿一个劲地打嗝、呕吐,郭使君忙用生姜、陈皮、甘草等药来解毒 。
几天后,他又减半量给孙子服用,这次孙子又顺利地排出几条蛔虫 。从此,郭使君凡遇到虫积、疳积的患儿,就酌量使用这种果实去医治,多获良效 。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医生,就给这种药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使君子”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使君子(中药)
6使君子的作用1、使君子,中药名 。为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具有杀虫消积的作用 。
2、使君子干燥成熟果实入药,味甘,性温,无毒,归脾、胃经,主产于福建、湖南、云南、广东、广西、江西、贵州等地 。中医归类为驱虫药和健脾药 。中药名使君子,始载《开宝本草》,能杀虫消积、健脾,具驱虫、抗皮肤真菌等作用,主治虫积腹痛、腹胀、泻痢、小儿疳积、乳食停滞等,现代临床应用于驱蛔虫、蛲虫、绦虫及外用于各类皮肤真菌感染、 *** 毛滴虫等 。
3、使君子的叶入药,味辛,性平,归脾、胃经,中医归类为驱虫药 。中药名为使君子叶,具杀虫解毒、理气健脾等作用,主治小儿疽积、儿积、脘腹胀满、疮疖溃疡等 。
4、使君子的根入药,味辛、苦,性平,归脾、肺经,中医归类为健脾药、宣肺药 。中药名为使君子根,具降逆止咳、杀虫健脾等功作用,主治咳嗽、痢疾、虫积等 。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