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叶莸栽培技术「金叶梣叶槭」( 二 )


灌木的生境特征
形态特点
灌木是没有明显主干的木本植物,植株一般比较矮小,不会超过6米,从近地面的地方就开始丛生出横生的枝干 。都是多年生 。一般为阔叶植物,也有一些针叶植物是灌木,如刺柏 。如果越冬时地面部分枯死,但根部仍然存活,第二年继续萌生新枝,则称为“半灌木” 。如一些蒿类植物,也是多年生木本植物,但冬季枯死 。
有的耐阴灌木可以生长在乔木下面,有的地区由于各种气候条件影响(如多风、干旱等),灌木是地面植被的主体,形成灌木林 。沿海的红树林也是一种灌木林 。
许多种灌木由于小巧,多作为园艺植物栽培,用于装点园林 。
灌木的高度在3-6m以下,枝干系统不具明显治理的主干(如有主干也很短),并在出土后即行分枝,或丛生地上 。其地面枝条有的直立(直立灌木),有的拱垂(垂枝灌木),有的蔓生地面(蔓生灌木),有的攀援他木(攀援灌木),有的在地面以下或近根茎处分枝丛生(丛生灌木) 。如其高度不超过0.5m的称为小灌木;如地面枝条冬季枯死,翌春重新萌发者,成为半灌木或亚灌木 。
我国灌木树种资源丰富,约有6000余种 。[2]
灌木乔木
1、应该以树木生的结构、树枝的生长特点来判断 。不过有些苗木也不是死的 。像桂花,大的,主干很明显的可以说是乔木,但有些小桂花,可做绿篱,这应该算是灌木 。
2、一般三米以下可称为灌木,但实际中没有明显界限 。
3、乔木类:树体高大(通常6米至数十米),具有明显的高大主干 。又可依其高度而分为伟乔(31米以上)、大乔(21-30米)、中乔(11-20米)、小乔(6-10米)等四级 。灌木类 树体矮小(通常在6米以下),主干低矮 。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有些树木也不是绝对的,与上面提到的桂花一样,可能是小乔木,也可能是灌木 。
4、以植物茎的形态来分类
乔木:有一个直立主干、且高达5米以上的木本植物称为乔木 。与低矮的灌木相对应,通常见到的高大树木都是乔木,如木棉、松树、玉兰、白桦等 。乔木按冬季或旱季落叶与否又分为落叶乔木和常绿乔木 。
灌木:主干不明显,常在基部发出多个枝干的木 。
本植物称为灌木,如玫瑰、龙船花、映山红、牡丹等 。
灌木的园林造景
通俗地讲,小灌木密集栽植造景就是把高度、形态、色彩、大小相对和谐统一的小灌木在一定区域内 。
像栽草一样一棵挨一棵紧密栽植,而后修剪外表面,形成植物组合新景观,以满足不同的园林设计效果需要 。
常用品种
【金叶莸栽培技术「金叶梣叶槭」】1.红色类:红叶小檗、美国红栌、紫叶矮樱、紫叶风箱果、丰花月季、红瑞木、椤木石楠等 。
2.黄色类:金叶女贞、洒金柏、棣棠、金叶莸、金叶榆、黄刺玫等 。
3.绿色类:小叶女贞、大叶黄杨、小叶水蜡、石楠、火棘、小刺柏、地柏、龙柏、绒柏、小叶黄杨、忍冬等 。
4.具备叶形小而密集、萌枝力强、耐修剪、整体观赏色彩效果好的其他灌木或者可用修剪控制主干的丛生小乔木 。
园林绿化
1.代替草坪成为地被覆盖植物 。对大面积的空地,利用小灌木一棵一棵紧密栽植,而后对植株进行修剪,使其平整划一,也可随地形起伏跌宕 。虽是灌木所栽,但整体组合却是一片“立体草坪”之效果,成为园林绿化中的背景和底色 。
2.代替草花组合成色块和各种图案 。一些小灌木的叶、花、果具备不同的色彩,可运用小灌木密集栽植法组合成寓意不同的曲线、色块、花形等图案,这些色块和图案在园林绿地中或大片草坪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
3.花坛满栽 。对一些形状各异的花坛,采取小灌木密集栽植法进行绿化美化,形成花镜、花台,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
灌木在园林绿化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绿化道路、公园、小区、河堤等等,只有有绿化的地方,多数都有灌木的应用 。
栽植特点
1.由于小灌木是木本植物,具有草坪草、草花等草本植物难以比拟的管理优势 。(1)抗病虫害,抗旱,管理任务较小 。由于是木本植物,根系较深,因此较草本植物耐旱 。栽植后前期浇水、喷水,保证成活后,后期基本可以粗放管理,苗木荫蔽后杂草也难以生长 。进入正常管理后,即使在旺盛生长季节修剪次数每月仅1至2次,比起高羊茅、早熟禾、黑麦草类混播的冷季型草修剪次数相对要少 。(2)和一、二年生草花或多年生草本地被植物相比有一劳永逸的功效 。为保证效果,有的一、二年生草花一年要更换2至3次;而一些草坪草除了管理费工费时费水外,一般更佳观赏期只有2至3年,若仍不更换草坪则会出现根系盘结、草坪老化等问题,影响观赏效果 。运用密集栽植法栽植的小灌木,其显露在外表面的枝叶量有限,养分充足,且根系深远,故更佳效果明显、持久 。(3)小灌木密集栽植造景在园林上应用时,由于主要靠修剪造型,因此土壤水肥不均造成的苗势强弱对整体效果影响不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