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的笔顺怎么写 祝的笔顺( 四 )


文章插图

六、家谱文献
江苏丹徒祝氏重修族谱六卷 , (明)祝秀卿始修于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 , (清)祝德廉纂修 , 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燕昌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
祝氏宗谱六卷 , 著者待考 , (清)况柏友等修 , 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册 。
湖南益阳沅江祝氏五修族谱三十四卷 , 首一卷 , (清)祝家坤、祝学诚等修 , 祝学山、祝昌翰等纂 , 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太原堂木刻活字印本 , 今仅存卷首、之一~二卷 。
江苏苏州祝氏谱略八卷 , 明弘治年间初修 , (清)祝寿眉编 , 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4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 。
浙江海宁海昌祝氏宗谱十六卷 , 首一卷 , (清)祝万青、祝葆慈续修 , 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西茔清淑堂木刻活字印本 。十六册 。
江苏江阴祝氏宗谱八卷 , 首一卷、末一卷 , (清)祝康民纂 , 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
浙江龙游木城祝氏宗谱系图二卷 , 行派十四卷 , 首三卷 , 著者待考 , 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 , 今仅存十七卷 。
龙游木城祝氏宗谱十四卷 , 系图二卷 , 首三卷 , 末一卷 , (清)祝康祺、祝封三主修 , 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木刻活字印本 。
江西永丰祝氏宗谱 , (清)祝基塘、祝华封修 , 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为前次修 , 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庆华堂木刻活字印本 , 今仅存之一卷 。
浦江长陵祝氏宗谱二十卷 , (清)祝有禧主修 , 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木刻活字印本 。
浦江长陵祝氏宗谱二十二卷 , 著者待考 , 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木刻活字印本 。
浙江龙游太原祝氏宗谱五卷 , (民国)祝来枝、祝春兰重修 , 张拔纂 , 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世闻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册 。
浙江江山须江郎峰祝氏世谱五十六卷 , 首一卷 , (民国)祝秉材续修 , 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 , 今缺十一卷 。
龙游华封祝氏宗谱九卷 , (清)祝献三等续修 , 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木刻活字印本 。注:始迁祖为[唐]祝钦慈;先祖为祝昌宥 。
龙游木城祝氏宗谱十六卷 , 系图二卷 , 首三卷 , 末二卷 , 附一卷 , (民国)祝绍尧、祝康祺主修 , 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木刻活字印本 。
龙泉长园祝氏宗谱 , 著者待考 , 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 。注:始祖为[元]祝思兴 。
无锡锡山祝氏宗谱 , 著者待考 , 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 。注:始迁祖为[明]祝茂之 。
海宁海昌祝氏宗谱十六卷 , 首一卷 , (清)祝光绶等纂修 , 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木刻活字印本 。注:始祖为[唐]祝实;始迁祖为祝三五;先祖为祝鼎 。
海宁海昌祝氏宗谱十六卷 , 首一卷 , (清)祝光绶等纂修 , 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木刻活字印本 。
西安上麓祝氏宗谱五卷 , (民国)祝君烺主修 , 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木刻活字印本 。注:始迁祖为[元]祝清臣 。
嵊县灵芝祝氏宗谱 , 著者待考 , 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木刻活字印本 。
江山郎峰祝氏世谱 , (清)祝玉阶纂修 , 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木刻活字印本 。
嵊县灵芝祝氏宗谱 , 著者待考 , 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木刻活字印本 。注:始祖为[宋]祝谏;先祖为[宋]祝清臣 。
四川华蓥山祝氏族谱一卷 , (现代)祝明文主编 , 2000年计算机激光照排胶印本 。注:鼻祖为[明]祝受五;始迁祖为[清]祝果寿 。
河南固始祝氏宗谱四卷 , 著者待考 , 木刻活字印本 。

主的笔顺怎么写  祝的笔顺

文章插图

七、郡望堂号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 。西汉高宗二年(丙申 , 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 , 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 , 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 , 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 , 辖二十二县 , 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 。东汉时期既都洛阳 , 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 , 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 。隋朝初年被废黜 , 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 。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 , 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 。元朝时期为河南路 , 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 。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 , 一直延续至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