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三年养猪行情怎样「未来三年养猪前景如何」( 二 )


2、生猪标准化养殖和精细化饲养趋势
长期以来,我国生猪养殖是以农户散养为主,中小规模养殖户受规模的影响和资金、人员的限制,生产和管理还属于粗放式经营,科学饲养的意识淡薄,精细化管理水平严重滞后 。2010年以来,农业部先后颁发了《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意见》、《农业部畜禽标准化示范场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旨在推进生猪及其他畜禽的标准化养殖,并且每年都会评选一批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 。截至2018年年末,全国共创建4,989个国家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其中国家级生猪标准化示范场2,066个 。
生猪养殖的标准化也促进了养殖的精细化,精细化主要体现精细化的人员管理、精细化的饲养管理、精细化的猪场规划建设、精细化的疫病防控 。目前标准化的养殖场基本都做到了对猪舍的精细设计,在品种改良、饲料营养、母猪繁殖等环节的精细管控,在清洁消毒、疫苗接种、药物保健、疫病监测等疫病防控环节的精细把握,并且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 。本次“非洲猪瘟”疫情对生猪养殖场(户)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养殖标准化和精细化要求将是生猪养殖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

未来三年养猪行情怎样「未来三年养猪前景如何」

文章插图
4未来三年是否还能靠养猪赚钱?市场前景怎么样?未来三年养猪会进入微利时代 。
猪肉价格的波动,自有其规律性,因为他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从近十年来看,猪肉价格仿佛过山车,大起大落 。国家虽采取了一些积极干预政策,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去年至今,猪肉价格更是一路高歌猛进,养猪户和养猪企业赚得盆满钵满 。资本对养猪业开始垂青,准备进军养猪业,大干特干 。一些地方开始上马大量的养猪场项目,认为是抓住了发展机遇,实践证明,热点一定不是风口,只是在给接盘侠挖坑 。
去年以来的猪价上涨,受到三个关键因素的影响 。首要的原因是传统养猪的主力军,普通农户退出了养猪业 。究其原因是一家一户养几头猪,把粮食转化猪肉,相当于零存整取,几乎没有经济效益 。农村的空心化,加剧了这个进程 。我们镇过去基本上农村人均年出栏1头猪,现在人均年出栏仅有0.3头左右,有可能更低 。其次是环保要求比过去更严,养猪的成本更高,有些地方的猪场因为环保不达标,直接被关停 。客观上使出栏猪的数量短时间下滑,尽管去年几部委联合行文,要求为养猪企业提供便利,不能一禁了之,但环保的红线仍是带电的高压线,部分养猪场面临生存压力的事实不容回避 。
三是非洲猪瘟疫情的持续影响,应该说是对养猪业形成了重创 。最直接的后果是能繁母猪的锐减,仔猪价格飞速上涨,7公斤左右的仔猪价格高达2000元/头,而且还是有价无市 。年初,某上市公司猪场外等装运仔猪的车辆排起了长龙 。普通养猪户想要填槽,一猪难求 。少了能繁母猪这关键一环,出栏猪增加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各级 *** 对新增能繁母猪给予财政补贴,但能繁母猪要达到之前的水平需要时间 。即使政策的效果立竿见影,至少也要两年左右的时间 。
养猪业进入深度调整期 。每一个猪周期,都伴随着能繁母猪的大量淘汰至大量填槽 。这一过程总是滞后于市场供需的慢反应 。同工业产品不同,养猪业对市场的反应总是慢半拍,我个人认为主要是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和养猪的自然周期决定的 。如果要进入养猪这个行业,就必须做好面对这个猪周期的准备 。现在养猪业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有以下几个转变 。
一是养猪从过去的农户散养为主,逐渐过渡到大型养猪场为主 。养猪的规模化已成为发展趋势,千头、万头养猪场如雨后的春笋般在迅速扩张,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量的农户已不再养猪 。***化的猪场,一两个人就能轻松实现年出栏生猪千头,普通农户只能望洋兴叹 。
二是养猪场从自主经营逐步转向代养模式 。为了规避猪周期的风险,大量的养猪场选择和大型企业合作,充当代养场 。相当于工业企业的代加工厂,自已只赚取有限的人工费和场地费,市场风险由大企业来承担,好处是风险小,旱涝保收 。坏处是,与高额利润无源 。大量的利润被大企业拿走,代养场只能挣点血汗钱,说白了就是高级打工仔 。大企业垄断了仔猪、饲料、兽药的供给和出栏猪的定价,代养场沦为附庸 。
三是养猪的门槛会大幅度的提高 。环保达标限制了部分投资人,环保达标需要不少的资金 。规模养猪场本身要求的的自动化和流水线的生产模式,决定了基础设施的投入将是很大一笔开支,一般投资者难以接受,而且,同所有农业产业一样,回收周期相当的长 。疫情的风险更是悬在所有养猪户头上的一把利剑,稍有不慎,满盘皆输,一夜回到解放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