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杨怎么繁殖,植物红杨怎么养( 三 )


功能简介
⒈ 形态特征:美洲黑杨杂种,具有美洲黑杨的形态特征 。乔木,树形高大,干形通直圆满,尖削度小,分枝粗度中等,树皮薄;叶片大,心形,叶长12~17厘米,叶宽14~16厘米,叶色绿色,叶柄长7~10厘米,淡绿色;一年生枝条灰青色,枝条基部形状为圆形,中上部微呈五边形,木质化棱线明显;皮孔中下部为圆形,上为椭圆型,皮孔大小为2~6毫米;一年生插苗苗高4~4.5米,基径3厘米,叶片数在79~100之间;芽长卵形,浅紫红色,基部绿色,长6~8毫米,顶端尖,不紧贴 。
⒉ 物候学特性: 3月18~26日开花,4月4~8日为芽萌动期,4月10日放叶,12初落叶,整个生长期为250多天 。
⒊ 生长量指标:7年生树高生长量为24~26米,平均胸径32~34厘米,单株材积达0.4614~0.6500立方米;平均年生长量树高3.71米,胸径4.85厘米,材积生长量达到26.46立方米/公顷,10年为一个轮伐期,每公顷可产优质单板杨木264.64立方米 。
⒋ 适应性及抗性指标:抗溃疡病及褐斑病,较耐干旱脊薄,在内陆花斑盐碱地上生长良好,材积生长量比对照Ⅰ—69杨高138.68% 。无性繁殖能力较强,遗传稳定性较稳定,可在黄淮地区、江淮平原及长江中下游流域浙、闽、粤的广大地区推广造林 。
⒌ 栽培学特性:南林895扬,喜光、喜水、喜肥,在光照水肥比较充足的情况下,生长十分迅速 。大田育苗密度2700~4000株/亩,穗条长15公分,直插,扦插季节为春季3月中旬至下旬,苏北地区插后应灌水一次;造林技术,用作单板用材林密度为18~58株/亩,穴规格为长×宽×高(80×80×100厘米),栽植深度60~80厘米,灌足底水,栽植时间秋季杨树落叶后至春季3月下旬芽萌动之前,尽量做到当地育苗,当地造林,随起随栽,缩短起苗到栽植之间时间,确保造林成活率 。
⒍ 用途:主要用于杨树单板用材造林品种,也可作为纤维板用材、纸浆用材等工业用材造林品种 。除此之外,还可用作农田林网、四旁植树等绿化品种
3选择红叶杨荒漠种植进行生态绿化怎么样啊?红叶杨又名中华红叶杨,于2000年培育的杨树新品种,并获得国家林业局新品种保护权 。红叶杨是由林业高级工程师程相军教授和河南省林科院院长朱延林教授于2000年培育的杨树新品种 。起源于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中兴苗木种植有限公司 。红叶杨的问世备受关注,曾受过CCTV1新闻联播的专题报道,知名度颇高 。具有树形好、木质好、无飞絮,叶色三季四变等特点,是园林绿化和城市绿化的首选树种 。
常用于园林观赏,小区,园林,学校,事业单位,工厂,山坡、庭院、路边、建筑物前 。并随着城市、园林、道路绿化建设力度的加大,具有灌草不可替代的效果,必将为生产、使用者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红叶杨将成为市场的新宠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一、育苗地选择:选择土壤疏松、肥力较高、有水浇条件的地块作为育苗地 。
二、整地:亩施有机土杂肥2500公斤,可施翠姆氮、磷、钾含量各15的复合肥,均匀撒于土表,结合耕地深翻入土中(一般肥深翻20-30cm) 。整平,作好畦垅及水道,涝则排,旱能浇 。
三、育苗密度:由于中华红叶杨繁殖材料紧缺,价格高,为降低成本,采用栽砧嫁接 ***。根据我们的试验,这样苗木生长量大,当年在0.6-0.8米处打顶,可发3-6个枝条,生长到3-5米长,不打顶则苗高达到5-6米 。如果育苗目的为采种条,亩植1800株(0.9米×0.4米),采取打顶法可多采种条,如果育苗,可亩植3000株(0.9米×0.25米) 。
四、砧木选择与栽植:根据我们的观测与试验,砧木以选择美洲黑杨类品种如2025杨、中林46杨为佳,可买当年苗地径在2cm以上的更好,于秋后至封冻前或在春季土壤化冻后栽于大田,栽后于35-40cm处截干,随后浇透水 。
五、红叶杨接穗选择及沙藏:
⒈选择:红叶杨为速生杨类,应选择一年生生长充实的种条,芽饱满,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将上部发育不充实的芽,下部的瘪芽去掉 。
⒉贮藏:无论年前或年后购买的种条,为保证种条的新鲜度,不失水,都要进行沙藏一段时间,嫁接时随取随用 。沙藏法:挖宽80cm,深60cm的土沟,长度视种条数量而定,先从一端整成斜坡,铺一层沙,沙层厚度2-3cm,摆一层种条,种条梢端向上,不能挤压,然后再覆一层沙,再放种条等,最上部复盖5-6cm的沙即可 。如果是冬藏,每隔一段时间要检查一下种条贮藏情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