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世界——我的眼界是如此的狭隘,我的心是如此的小,我对他们毫不关心,即使同情也不走心,爱,这个话题过于深刻,我不知道如何去爱也不知道如何接受被爱,也许这并不是我失去了爱的能力,而是我处于爱中而不自知 。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 。也许是该多出去走走,看看这个未知的世界 。
关于自怜——只有你觉得可怕时才是真正的可怕,每个感到困惑和迷茫的人都需要这份醒豁 。
如何思想,如何评判,都必须自己选择,不能由任何人替你做决定 。
相约星期二的读后感4
《相约星期二》这一书名在众多推荐书目中引起了我的注意,带着些许轻松的气味 。于是也没多了解便从网上购买回来了 。拿到书,题目下还有一行小字:一个老人,一个年轻人和一堂人生课 。于是便猜想应该是一个老人与一个年轻人相约每个星期二探讨人生这一话题吧 。带着这样的猜想打开书页,简介让我更进一步了解到这是怎样一个老人,带着怎样的状态怎样讲述着人生这堂课 。而余秋雨先生娓娓道来的序言让我又多了层感动 。人生不是用来研究的课题,而是每个人活出的精彩,无法炮制,无法重来 。莫里·施瓦茨,一个社会学教授,一生奉献于教育,在与世长辞前不忘倾其所有,与自己曾经的得意门生,也就是本书作者米奇·阿尔博姆探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多个话题 。学生将其整理成文,也给我们读书人上了一课 。
这堂课每个星期二上,吃了早餐后就开始,课的内容是讨论生活的意义,是用老人的亲身经历来教授的 。老人遭受着病痛的折磨,生活一日日无法自理,为何还要接受电台采访,还要每个星期二和学生探讨这些话题?我在书中读到这样一段文字:老人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他问自己:“我就这样枯竭下去直到消亡?还是不虚度剩下的时光?”他的决定是要把死亡作为他最后的一门课程,作为他生活的主要课题 。他可以让别人去研究,可以成为一本人的教科书 。老人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但他的脑子却仍活跃地思维,他要证明一件事:来日无多和毫无价值不是同义词 。带着一丝伤感,多了一份好奇与期待,我继续往下读,去聆听这位老人的教授 。
几乎是一气呵成地读完了这本书,我的脑中充盈着两个词:爱和坦然 。爱贯穿着老人的一生,他说:“你要使生活有意义,你就得献身于爱,献身于你周围的群体,去创造一种能给你目标和意义的价值观 。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施爱于人,并去接受爱 。”老人患病前制定了一个名叫绿屋的计划,为贫困的人们提供心理治疗 。他博览群书为他的课寻找新的思想内容 。他走访同事们,与毕业的学生们保持联系,给远方的朋友写信 。他情愿花时间去想想口福和赏玩自然,而从不浪费在电视喜剧或周末电影上 。他建立了一种人类活动的模式——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爱护——这一模式充实着他的生活 。这更是他施爱于人的表现 。而病后,他也毫不避讳地接受他人的关爱 。老人对爱的理解和诠释,对生活的珍惜和和时间的利用,让我备受感染 。而他对于死亡前的那份坦然,更让我汗颜 。他欣然的接受生老病死,谁都必须经历这一关,那你是选择在病痛折磨中慢慢死去还是抓住最后的尾巴再精彩一回呢?老人选择了后者,他到最后一刻还要去奉献出一份力,去启发身体健康而内心迷茫的人们 。莫里说:“拒绝衰老和病痛,一个人就不会幸福 。因为衰老和病痛总会来,你为此担惊受怕,却又拒绝不了它,那还会有幸福吗?”那么面对这个让我们无法拒绝而又害怕的时刻,我们该怎么办呢?莫里的答案就是:与生活讲和 。一个平静而有震撼力的结论 。他认为:“死亡是一种自然,人平常总觉得自己高于自然,其实只是自然的一部分罢了 。那么,就在自然的怀抱里讲和吧 。”他继续说到:“只是当你还健康的时候,你应该发现你现在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真实的东西 。当我应该是个孩子时,我乐于做个孩子;当我应该是个聪明的老头时,我也乐于做个聪明的老头 。我乐于接受自己赋予我的一切权力 。我属于任何一个年龄,直到现在的我 。我不会羡慕你的人生阶段——因为我也有过这个人生阶段 。”环顾我们周遭,青年人挥霍青春;中年人揽镜自悲;老年人追悔过往……这一切都是在浪费有限的生命而已,我们真正该做的就是用心去感受不同阶段、不同环境下所有美好事物,就算衰老已经在不远处等着你,就算病痛已经缠上了你,你都有权力去享受快乐和幸福,而不是诚惶诚恐地度过余生 。
推荐阅读
- 昆虫记读后感悟150字 最新昆虫记读后感悟10篇
- 初二名人传读后感优秀作文700字
- 昆虫记读后感优秀范文 昆虫记小学读后感范文
- 《鲁滨逊漂流记》学生寒假读后感心得
- 名人传读后感初三话题作文1000字
- 名人传读后感800字作文 名人传读后感作文高三1000字范本
- 名人传读后感优秀作文高二800字
- 2022《昆虫记》寒假读后感体会5篇
- 八年级昆虫记读后感600字初二 2022八年级昆虫记读后感600字5篇
-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 汤姆索亚历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