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的繁殖方法 芦荟的繁殖方法有几种( 二 )


追肥可以结合松土、浇水一起进行,按松土、施肥、浇水的顺序进行,以利于芦荟吸收利用 。
(3)温度与越冬管理
芦荟原产于非洲热带干旱地终年温度都在0℃以上 。我国除南方全年无霜地区可以安全自然越冬外,其他地区都要加强越冬防冻管理 。盆栽芦荟在5℃时处于生长停顿状态,但不会死亡;当气温低于3℃时就会出现冻害;如果温度低于0℃,哪怕是几个小时或更短时间就会冻伤叶片,造成叶片出水溃烂,最后全株死亡 。所以我们把5℃作为芦荟安全越冬最低温度安全线 。温度越低,对芦荟的伤害越大 。严重的冻害对芦荟常常是毁灭性的 。
盆栽芦荟的适宜生长繁育温度是15~30℃,若温度超过35℃,芦荟的生长也要受到影响,此时应采取措施改善芦荟生长的环境条件,可以降温、通风、遮阳等 。在高温时,若采取喷雾措施,必须在早晚进行,午间喷雾水会灼伤其叶片 。
芦荟的越冬管理:芦荟的温度管理关键是越冬管理 。越冬的方法,一般是在立秋后,气温达到5℃左右前就应移入室内,春季只有当气温稳定在5℃以上时才能放在室外 。有集中供热的楼房居室内,不可将芦荟直接置于暖气散热片上,以免高温烫伤根系和热气蒸坏叶片 。若暖气片温度并不太高,可以在暖气片上放一块木板,把盆栽芦荟放于木板上,就比较安全了 。

若居室靠烧煤加热取暖,要注意适当透气、除尘,避免煤烟、炉灰和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对芦荟的不良影响 。实践中,可将盆栽芦荟用塑料袋套上,并经常松开袋子,让植株透气,这样不影响芦荟生长,还能使芦荟安全越冬,也是最简易的保温越冬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塑料袋罩盆栽芦荟时间不能太长,否则日晒后袋内温度升高,又不透气,会使芦荟正常生长受到损害 。
芦荟的越冬管理可以采取“干燥越冬法” 。实行干燥越冬法时,进入10月后就要控制水分供给量,让泥土保持干燥 。待泥土完全干燥后,将芦荟根部切断或直接拔出,拂去上面的泥土,用大纸包好,或者将其用草绳轻轻地绑起来,倒挂在绳子上,放置于无直射光线、空气流通和温度在5℃以上的室内,一直维持到春季,不至于干枯 。用这种方法应注意的是,存放芦荟的地方应无直射光、通风良好且没有0℃以下的低温 。有时,在这一过程中芦荟的叶片可逐渐变红,春季栽种后即可恢复 。这样越冬的芦荟由于根部受到损伤,第二年的长势不如盆栽越冬的芦荟好,而且整个冬季芦荟无观赏价值 。因此,这一越冬方法仅在特殊条件下使用 。
(4)光照
芦荟要接受充分的光照,才能生长健壮 。家庭盆栽芦荟放置时,应选择向东或向南的位置为好 。若白天整天受到强烈的日照,不可马上搬到阴凉之处,以免过大的温差妨碍其生长 。若夏季购买在温室中培育出来的芦荟,直接长时间照射阳光,叶子很可能被晒伤,所以刚开始的一段时间最好只在早上晒太阳,然后让它慢慢习惯阳光直接照射 。
冬季光照普遍时间短、强度弱,长期在室内的盆栽芦荟更觉光照不足 。室内越冬的盆栽植株,可以放在避风的朝南阳台上,这个位置相对来说温度高、日照时间长 。若气温过低,可在晴天早上9点以后移出,下午3点以前移回室内 。另外,在植株外面加套一个透明的塑料袋,既可使阳光射入,又能提高温度 。芦荟与其他植物一样具有向光性 。若长时间接受一个方向的日光照射,植株会长成弯头状 。故平时要注意给芦荟植株改变受光方向,使其保持挺拔向上的优美姿态 。
(5)湿度
芦荟生长所需的适宜相对湿度为75%~85%,冬季湿度达到60%左右就可以了 。
家庭盆栽芦荟因室内比较密闭 。室内空气湿度变化较大,主要受昼夜温度、浇水、通风和外界气候等条件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空气湿度最低时是在中午前后,夜间最高 。与密闭时相比,通风后空气湿度下降 。盆土浇水后,外界阴雨、降雪,空气湿度显著增加 。因此,早晨浇水、中午通风,可防止空气湿度过高 。降低室内湿度的方法除通风排湿外,还可采取少浇水、提高温度,或者采取经常用空中喷雾代替浇水、松土等措施 。
(6)松土
松土与盆栽浇水是密切联系的 。盆栽芦荟及时松土,可改良盆土物理结构,为芦荟创造一个良好的通气条件,减少水分蒸发 。松土后可以克服盆土由于长期浇水而造成的板结现象,增强根系呼吸作用及吸收能力,可有效防止烂根现象的发生 。
松土应在盆土表层泛白,或在浇水后,待表土变干时进行 。深度一般控制在1.5~2厘米,以见根为准 。松土时用的小耙,齿长以2~3厘米为宜 。若齿过长,松土时会损伤芦荟的肉质根,对芦荟生长不利 。但在松土过程中少量地切断一些细小的表层侧根,则有利于促进新根向盆土深层生长和发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