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发杨树溃疡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为 入秋谨防杨树溃疡病病害( 三 )


变 *** 于夏季开裂流出棕褐色黏液,有臭味 。病害发展到后期,肿瘤不断形成,伤口不断扩大而不能愈合,在下陷的病皮上,出现密集的小黑点遇雨或湿度过大时,由黑点顶端挤出乳白色浆状物,并逐渐变为橘黄色 。如果病害发生严重,向上一直到枝,向下到根,木材都变色,中心腐烂,形成枯枝 。
发病规律:病原细菌在杨树病株多年的病斑或病皮内潜伏越冬,第二年春天潮湿多雨时,病菌开始活动(华北地区3月中、下旬开始发病,东北地区稍晚,5-6月是病害盛发期,7月病势缓和,9月停止发展),并从裂缝中流出病菌黏液蔓延 。
病菌的传播借助于雨水、风、昆虫、鸟类和人为活动,通过杨树皮孔、叶痕、托叶痕、芽鳞痕和各种伤口侵入 。发病杨树产生的黏液是重要的侵染源 。
防治措施:
①严格进行检疫,严禁带病苗木、插条调运,对可疑的苗木、插条进行消毒处理 。对引进的苗木、插条等无性繁殖材料要首先隔离试种,证明确实无病时再引种栽植 。
②利用抗病品种代替感病品种的办法防治细菌溃疡病 。
③发现病株及时清除烧毁 。
④防重于治:在早春和晚秋季节喷洒天林植物能量合剂600倍液+天达2116细胞膜稳态剂600倍液 。
对发病树木可用天达2116细胞膜稳态剂50倍液+天林植物能量合剂50倍液涂干或喷干,增强树势,快速修复 。
6杨树的树干上长了橘红色的黏黏的小点,然后树皮有裂开的现象,最后慢慢的整棵树就枯了,到底是什么病啊?树皮开裂为杨树溃疡病
1、营林措施杨树溃疡病是寄主主导型病害,病害发生与否主要决定于寄主的生理健康状况 。因此,对该病的防治应以营林措施为基础,化学防治为主导,提高杨树的综合抗逆性,增强抗病能力 。
2、加强苗木栽培管理起苗时避免伤根,造林时防止苗木大量失水 。秋季(9月初)对来年要出圃的苗木用70%的甲基托布津200倍液普遍喷雾1次,以减少苗木带菌量 。
3、浸苗早春苗木出圃后,立即在清水里浸泡24小时,尽量减少运输和假植时间,栽后及时灌水,提高苗木生长势 。
4、加强抚育管理杨树是喜大水大肥的树种,造林后至少应每年春浇一次透水,施一次肥 。对分化的林分要合理疏伐,合理修枝,及时修除病枝 。秋末在树干从干基部至1—2米高处涂上白涂剂,预防冻害、日灼和病虫侵入 。
5、病前预防发病高峰前(4月初),用甲基托布津、843康复剂、菌毒清防治 。
6、病后防治发病后用70甲基托布津100—200倍液,或退菌特100-200倍液,或50%多菌灵200倍液喷洒或涂刷发病部位1-2遍即可 。
白涂剂配方为生石灰5公斤+硫磺粉0.5公斤+盐0.5公斤+豆面0.1公斤+水20公斤,混合均匀,也可以加入适量杀虫和杀菌剂 。

诱发杨树溃疡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为  入秋谨防杨树溃疡病病害

文章插图
好了,入秋谨防杨树溃疡病病害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诱发杨树溃疡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为、入秋谨防杨树溃疡病病害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