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福画牡丹作品欣赏 陈天福( 二 )


对于这个未出世的孙子,陈天福没有爱,只有恨 。

陈天福画牡丹作品欣赏  陈天福

文章插图
陈天福的“以自我为中心”,其实是他难以缓解的“养老焦虑” 。
陈天福没什么积蓄,养老金也不够花,日常开销,要靠儿子供给,陈天福“手心朝上”的晚年,是为自己放纵的前半生付出的代价 。
陈卓如果再养一胎,大女儿陈佳佳又要出国读书,保不齐陈天福的补贴就要断供,这才是陈天福最不安的地方 。
陈卓检查出患上了晚期癌症,陈天福当场受了 *** ,大病了一场,他一是见不得儿子受苦,二是担心自己晚年没有人照应 。
陈天福画牡丹作品欣赏  陈天福

文章插图
靠孙女,靠儿媳妇,都不靠谱,发誓不再娶妻的陈天福,也不得不为自己的余生做打算 。
陈天福中风后偏瘫,恢复了很久也没全好,李萍叫保姆李兰过来伺候过陈天福一段时间,李兰手脚麻利,很有耐心地为陈天福擦洗身子,陈天福渐渐离不开了李兰 。
陈天福,习惯了李兰的照顾 。李兰辞职的时候,陈天福对她说:“你走了,我也活不了多久了 。”
李萍提出给李兰涨工资,可李兰去意已决,非要回老家;李兰离开了一段时间,又杀了个回马枪 。
陈天福画牡丹作品欣赏  陈天福

文章插图
李兰家里条件不好,做保姆只能维持生活,经过好姐妹提点后,李兰决定不再傻乎乎地干活,而是找家境好的单身老男人下手,陈天福,很符合李兰的要求 。
陈卓经济状况不错,在北京有房产,又有创业公司;陈天福已经70岁了,中过风,血压还高,身体素质不好,李兰不用浪费几年时间,就能“熬走”陈天福 。
李兰明确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想要陈家的房子,双方各有私心,几番拉锯下来,达不成共识,还是陈佳佳给出了更优方案:
“说按照保险式处理为宜,阶段性给钱,陪一年多少钱,三年多少,五年多少,养老送终多少,递增 。且李兰不准提离婚 。天福有权提离婚 。协议拟好,李兰又拿出去跟老姐妹商量 。终于达成一致 。”
陈天福画牡丹作品欣赏  陈天福

文章插图
李兰比陈天福小十好几岁,陈天福怎会不清楚李兰嫁给他是另有所图,但陈天福抓住李兰,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 。
陈天福提到儿子陈卓要再婚生子时,对王素敏说:
“我就一个儿子,一个孙女,到这岁数,又添孩子,如果是个孙子,他还不一门心思累去,哪还能顾上我这老子!我还能活几年?这么折腾!这点时间都等不了?再过二年我眼一闭,他想找几个都行 。”
陈天福画牡丹作品欣赏  陈天福

文章插图
王素敏了解陈天福的想法后,不再觉得他“为老不尊”,而是感同身受,很能理解陈天福的担忧,陈天福讲出口的“自私”,正是王素敏的痛处,《小敏家》原著里写道:
“陈天福面临的问题,不久的将来,哦不,很快,很快的将来,她也要面对 。小敏重组家庭,小捷再嫁 。她怎么办?难道她就腆着脸去女儿家带外孙子当老妈子?靠劳动力求得栖身之所?那种情形是她不愿意面对的 。”
如何老有所依,不仅是陈天福的困境,也是众多老年人不得不面对的局面 。
陈天福画牡丹作品欣赏  陈天福

文章插图
陈天福的孤独对亲家母动心思,70岁娶了保姆,“风流”的陈天福,其实活得很孤独,他的经历,好笑也好哭 。
《小敏家》原著里提到,陈天福和陈卓,父子感情并不深厚,陈天福不停地结婚离婚,陈卓游离在了陈天福的家庭之外,成年后更是井水不犯河水,各过各的 。
陈卓会按时给陈天福打生活费,父子两人生活在不同的城市,陈卓奔于事业和小家,陈天福晚年爱上了打牌,互相不打扰,也挺好 。
连陈卓要结婚的消息,还是李萍告诉陈天福的,陈卓以工作忙为由,一拖再拖,可见这对父子交流甚少,陈天福之所以排斥陈卓再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陈卓从没有对老父亲的晚年做出安排 。
陈天福画牡丹作品欣赏  陈天福

文章插图
听闻陈卓要有孩子,陈天福坐不住了,他要到陈卓面前刷存在感,他宁可放弃自己安逸舒适的老家生活,也要到人生地不熟的北京投奔儿子 。
到了北京,陈天福才知道自己有多孤独 。
他会陪着王素敏去捡纸箱子卖废品,会邀请前儿媳妇李萍来家里吃饭,会和保姆眉来眼去,甚至拍全家福要叫上刘小敏的前夫金波,陈天福没有边界感的行为,正是他内心孤独的佐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