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是正确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侧重理科学生所应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方法有多种,本节介绍的“化便谷升降法”就是其中的一种 。
教材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引入,说明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可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配平,但对于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配平不太方便,进而引出用“化合价升降法”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 。
本节教材通过三个典型的例题,对三种不同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细致分析;介绍了三种不同的配平方法,培养了学生灵活看待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能力,训练了学生的辩证思维 。
教材还通过问题讨论,将学生易出错误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用配平时应遵循的原则—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进行分析判断,强化了配平的关键步骤—使反应前后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的原则,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
教法建议
教学中应注重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利用学生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和接触的一些氧化还原反应,学习本节内容 。教学中应采用精讲精练、讲练结合的方法,使学生逐步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法 。不能使学生一步到位,随意拓宽知识内容 。
最新高二化学选修4第一章教案范文5
学习目标:
1、 理解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概念;
2、 能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正确书写电离方程式;
3、 能理解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移动;
4、 了解酸碱电离理论 。
学习重点:电离平衡的建立以及电离平衡的移动
学习难点: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 电解质有强弱之分
阅读教材,判断下列问题的正误 。
1、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弱电解质不能 。
2、 强电解质溶解度大,弱电解质的溶解度小 。
3、 强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不可逆过程,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以水合离子形式存在 。
4、 强电解质中的化学键是离子键或极性键,如NaCl中含离子键,HCl中含极性键,强电解质中无非极性键 。
5、 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强电解质写成离子符号 。弱电解质写成化学式 。
6、 NH3溶于水能导电,并不能说明NH3是电解质,更不能说明NH3是强电解质 。
思考:1、怎样证明一份溶液是电解质溶液还是非电解质溶液?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思考:2、通过实验3—1知道,相同浓度的盐酸与醋酸溶液其PH不同 。PH不同说明什么?你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找规律:化学键类型、物质类别与强弱电解质、非电解质之间的关系
化学键类型 物质类别 在水溶液中微粒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非电解质
练习:有下列物质:(1)铜;(2)硫酸钡;(3)氢氧化钠固体;(4)氨水;(5)熔融硝酸钾;(6)乙醇;(7)盐酸;(8)金刚石;(9)二氧化硫;(10)冰醋酸 。其中能导电的是
(用序号填写,下同),属于强电解质的是,属于弱电解质的是,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二、 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可逆的
思考:3、已知醋酸铵溶液呈中性,向1mol/L的醋酸溶液中滴入少量石蕊试液,溶液变红,将少量醋酸铵固体再溶解到该醋酸溶液中,溶液的颜色又变浅 。请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思考:4、根据课本图3—3,描述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过程,书写强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有什么不同?
练习:写出下列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
(1)CH3COOH (2)NaHSO4 (3)NH3.H2O
(4) H2SO4 (5)H2CO3 (6)Ca(OH)2
思考:5、弱电解质在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什么?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弱电解质应如何处理?
思考:6、学习了强弱电解质后,你对复分解反应发生所需条件有什么新的认识?
练习:判断下列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化学反应?说明理由 。能反应的请写出离子方程式 。
(1)碳酸钙与醋酸 (2)苯酚与碳酸氢钠溶液
(3)足量氨水与氯化铝溶液反应 (4)碳酸氢钠溶液与硫酸氢钠溶液
(5)氢硫酸与硫酸铜反应
找规律:
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时,应注意:
①要用“ ”连接;②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且以第一步电离为主 。
以醋酸为例判断条件改变时,电离平衡的影响
平衡移动方向 c(H+) c(CH3COO—) c(CH3COOH) c(H+)/c(CH3COO—)
升高温度
加水稀释
推荐阅读
- 高二化学选修一第三章 高二化学选修4第三章教案案例
- 高二化学开学第一课教案设计 高二化学上学期教案设计
- 高二化学教案人教版 高二化学教案模板
- 高二第一学期化学教学计划新教材 高二第一学期化学个人教学计划
- 高二化学教研组教学案例设计
- 高二公开课化学教案设计模板
- 高二化学备课组教学计划与开展
- 高二化学备课组学期工作计划 高二化学备课组教学设计
- 高二化学课堂理论课教学设计
- 高二化学备课组教学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