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已知如下物质的溶度积常数:FeS:Ksp=6.3×10-18 mol2?L-2;CuS:Ksp=6.3×10-36 mol2?L-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温度下 , CuS的溶解度大于FeS的溶解度
B.同温度下 , 向饱和FeS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固体后 , Ksp(FeS)变小
C.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2S溶液 , 最先出现的沉淀是FeS
D.除去工业废水中的Cu2+ , 可以选用FeS作沉淀剂
答案 D
解析 A项由于FeS的Ksp大 , 且FeS与CuS的Ksp表达式是相同类型的 , 因此FeS的溶解度比CuS大;D项向含有Cu2+的工业废水中加入FeS , FeS会转化为更难溶的CuS , 可以用FeS作沉淀剂;B项Ksp不随浓度变化而变化 , 它只与温度有关;C项先达到CuS的Ksp , 先出现CuS沉淀 。
练基础落实
1.以MnO2为原料制得的MnCl2溶液中常含有Cu2+、Pb2+、Cd2+等金属离子 , 通过添加过量难溶电解质MnS , 可使这些金属离子形成硫化物沉淀而除去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 , 可推知MnS具有的相关性质是()
A.具有吸附性
B.溶解度与CuS、PbS、CdS等相同
C.溶解度大于CuS、PbS、CdS
D.溶解度小于CuS、PbS、CdS
答案 C
2.当氢氧化镁固体在水中达到溶解平衡Mg(OH)2(s) Mg2+(aq)+2OH-(aq)时 , 为使Mg(OH)2固体的量减少 , 须加入少量的()
A.MgCl2 B.NaOH C.MgSO4 D.NaHSO4
答案 D
解析 若使Mg(OH)2固体的量减小 , 应使Mg(OH)2的溶解平衡右移 , 应减小c(Mg2+)或c(OH-) 。答案为D 。
3.已知常温下:Ksp[Mg(OH)2]=1.2×10-11 mol3?L-3 , Ksp(AgCl)=1.8×10-10 mol2?L-2 , Ksp(Ag2CrO4)=1.9×10-12 mol3?L-3 , Ksp(CH3COOAg)=2.3×10-3 mol?L-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等体积混合浓度均为0.2 mol/L的AgNO3溶液和CH3COONa溶液一定产生CH3COOAg沉淀
B.将0.001 mol/L的AgNO3溶液滴入0.001 mol/L的KCl和0.001 mol/L的K2CrO4溶液中先产生Ag2CrO4沉淀
C.在Mg2+为0.121 mol/L的溶液中要产生Mg(OH)2沉淀 , 溶液的pH至少要控制在9以上
D.向饱和AgCl水溶液中加入NaCl溶液 , Ksp(AgCl)变大
答案 C
4.已知下表数据:
物质 Fe(OH)2 Cu(OH)2 Fe(OH)3
Ksp/25 ℃ 8.0×10-16 mol3?L-3 2.2×10-20 mol3?L-3 4.0×10-38 mol4?L-4
完全沉淀时的pH范围 ≥9.6 ≥6.4 3~4
对含等物质的量的CuSO4、FeSO4、Fe2(SO4)3的混合溶液的说法 , 不正确的是()
①向该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 最先看到红褐色沉淀 ②向该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 最先看到白色沉淀 ③向该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氯水 , 并调节pH到3~4后过滤 , 可获得纯净的CuSO4溶液 ④在pH=5的溶液中Fe3+不能大量存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练方法技巧
5.含有较多Ca2+、Mg2+和HCO-3的水称为暂时硬水 , 加热可除去Ca2+、Mg2+ , 使水变为软水 。现有一锅炉厂使用这种水 , 试判断其水垢的主要成分为()
(已知Ksp(MgCO3)=6.8×10-6 mol2?L-2 , Ksp[Mg(OH)2]=5.6×10-12 mol3?L-3)
A.CaO、MgO B.CaCO3、MgCO3
C.CaCO3、Mg(OH)2 D.CaCO3、MgO
答案 C
解析 考查沉淀转化的原理 , 加热暂时硬水 , 发生分解反应:Ca(HCO3)2=====△CaCO3↓+CO2↑+H2O , Mg(HCO3)2=====△MgCO3↓+CO2↑+H2O , 生成的MgCO3在水中建立起平衡:MgCO3(s) Mg2+(aq)+CO2-3(aq) , 而CO2-3发生水解反应:CO2-3+H2O HCO-3+OH- , 使水中的OH-浓度增大 , 由于Ksp[Mg(OH)2]
6.某温度时 , 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提示:BaSO4(s)Ba2+(aq)+SO2-4(aq)的平衡常数Ksp=c(Ba2+)?c(SO2-4) , 称为溶度积常数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提示:BaSO4(s) Ba2+(aq)+SO2-4(aq)的平衡常数Ksp=c(Ba2+)?c(SO2-4) , 称为溶度积常数 。
A.加入Na2SO4可以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B.通过蒸发可以使溶液由d点变到c点
C.d点无BaSO4沉淀生成
D.a点对应的Ksp大于c点对应的Ksp
答案 C
解析 由溶度积公式可知 , 在溶液中当c(SO2-4)升高时 , c(Ba2+)要降低 , 而由a点变到b点c(Ba2+)没有变化 , A错;蒸发浓缩溶液时 , 离子浓度都升高 , 而由d点变到c点时 , c(SO2-4)却没变化 , B错;d点落在平衡图象的下方 , 说明Ksp>c(Ba2+)?c(SO2-4) , 此时是未饱和溶液 , 无沉淀析出 , C正确;该图象是BaSO4在某一确定温度下的平衡曲线 , 温度不变 , 溶度积不变 , a点和c点的Ksp相等 , D错 。
推荐阅读
- 化学微格教学教案设计 高二上化学教案设计
- 煎鸡蛋教案 煎鸡蛋
- 水粉画工具教案 水粉画工具
- 藤王序滕王阁序原文 「高二语文滕王阁序原文」
- 高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和反思 高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 高二上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高二上册语文高效工作计划
- 数字1的正确写法视频教程,数字1的正确写法教案
- 水是什么组成的化学 水的化学性质是什么
- 二氧化锰化学式是什么? 二氧化锰的化学式是什么
- 4p是什么市场营销,4p是什么化学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