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用户行为分析 分析模型及工具详解?( 二 )


用户行为采集的数据范围
用户行为数据分成两部分:数据的生产和数据的消费 。
其中,数据的生产在用户触点上发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用户行为数据 。客户要通过合适的工具加上合理的方法把数据消费掉,从而得到一定的数据结论 。
某个用户加上地点、时间、事情和方式,就构成了一个用户事件 。例如,张三在 2021 年 5 月 1 日 20:00:00,在京东 APP,iPhone 12 商品详情页点击了加入购物车按钮 。这就构成了对用户行为的描述,其中的张三就是分析对象 。
用户在日常场景中的操作,能够抽象成数据的维度和指标 。通过一个小事件,可以采集用户的ID以及所对应的基本属性 。比如,加购商品的名称、价格数量,等事件属性 。
总结一下,采集上来的数据范围就是:

  • 用户及用户属性:用户 ID+用户基本属性+用户标签
  • 事件及事件属性:加入购物车事件+购物车商品名称、价格、数量
从用户行为数据到用户画像
通过数据的采集,就能够做用户相关的分析,其中最核心的是用户属性 。
用户属性可以形成用户画像,对用户画像的描述越精确,越有利于运营中制定针对性的策略或营销活动 。用户画像的精确性取决于采集到的用户行为的数据质量 。
不同的行业,画像体系各不相同,以我们为金融行业的用户基础画像为例 。
什么是用户行为分析 分析模型及工具详解?

文章插图
这个画像的体系包括了用户的基本属性、关联关系、兴趣偏好、客户价值、舆论评价等,其中的一些属性与用户行为紧密相关,另一些则是用户的自然属性,包括姓名、性别、住址等 。
用户画像会随着数据的收集不断优化,比如,用户偏好会随对用户行为分析的不断深入,而进行动态的调整 。
4 Fourth Point
用户行为分析的基本思路
下面将从渠道分析、转化分析、路径分析、留存分析四个方面,简单介绍一下用户行为分析的基本思路 。
如何降低获客成本
有效获取高价值用户
首先,我们需要对渠道的拉新能力和获客质量进行评估 。
评估可能包含下面一系列问题:哪个渠道带来的新增用户更多?哪个渠道的虚假流量占比更少?哪个渠道的高价值用户更多?哪个渠道的转化效果更好?
为了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要做事件分析或渠道分析 。第一步,需要定义分析的对象,比如评估渠道拉新能力时,我们的分析对象就是新用户 。第二步,我们会分析拉新渠道的获客量,及用户后续的转化情况与价值情况 。
结合对获客渠道的分析,可以尝试寻找ROI更高的渠道组合,并且合理地分配预算 。
如何提升营销转化率和收入
用户触达后的理想路径,是通过营销活动到达落地页,再到具体的商品详情页,最终完成购买行为 。如果落地页跳出率90%,产品做得再好也是事倍功半!
在设计好的路径中间,存在着用户流失的情况 。这就需要进行用户行为分析,去解决用户在哪个环节流失的问题 。用户流失率最高的环节,就是我们优化的重点 。关键环节的策略改进,对于整体的用户转化和业务收入的帮助非常可观 。
转化分析中,时常借助漏斗分析模型,将用户的访问路径编号,如1、2、3、4、5等多个步骤,去看每一步的用户转化情况,用转化漏斗快速找到转化瓶颈,通过维度的细分拆解用户流失 。
通过漏斗分析,我们得到了导致用户流失的事件,进而找到问题的根源 。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改进产品设计和用户体验,甚至促进业务流程的重构 。
如何引导用户路径
促进转化
用户路径分析即使用智能路径,跟踪用户从转化流程的开始到最终实现转化目标,经过了哪些关键节点 。观察在节点之间的用户流转,从中发现一些问题 。
例如,现有用户群A和B,两个用户分群的价值不同 。低价值用户群产生的原因是多样的,可能是用户群自身的消费能力不足,也可能是因为产品的设计不佳,给这部分用户的转化造成了阻碍 。
用户在APP中的实际路径,与我们预设的转化路径时常存在差异 。线上的用户路径分析其实与线下的动线分析类似,关键的数据是用户访问了哪些页面,在哪些环节中离开了转化流程 。
这时候我们会根据需要,做针对性的优化,比如在关键的页面定向推送促销信息,减少流失。
如何提高召回用户
提升留存率
用户行为分析中,最重要指标就是用户的留存率 。只有留存的用户,才会有不断产生业务贡献的可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