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价格上涨原因及对策 蔬菜价格上涨( 二 )


二是即使没有遭受暴雨的袭击,今年冬天到来的脚步好像比之前快了许多,大部分北方地区都没怎么感受秋天,夏天一过紧接着就迎来了寒冷的冬天,很多人头一天还在穿短袖,第二天就要穿外套甚至棉衣出门了,温度过快地降低,直接导致大量的蔬菜生长缓慢,甚至直接冻死,这也导致今年的绿叶蔬菜减产严重 。
三是每年的这个时候,大棚的蔬菜还没有上市,而南方的很多蔬菜也没有大批量地成熟,导致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状况,价格均有所上扬,也属于正常现象,只是今年由于多种原因叠加,导致价格上涨较多,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而已 。
下一步蔬菜的价格还会持续走高吗?
这个问题,其实大家听完我刚才的分析,已经有了答案,就是随着天气的逐渐转冷,我国的蔬菜供应在逐渐地南移,过段时间南方的大量蔬菜就会大批量地上市,同时随着北方大棚蔬菜的成熟上市,供应端的问题解决以后,蔬菜的价格将会逐渐地回落到正常水平 。
但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一个特殊情况,就是疫情的因素,国庆节之后我国北方很多地区出现了疫情,至于下一步控制得怎么样?是否影响蔬菜的正常运输?还有油价的上涨是否会增加运输的成本等问题,都是未来蔬菜价格变动的不确定因素 。
现在该怎么办呢?
这个问题更好解决了,蔬菜的种类那么多,既然绿叶菜的价格贵,那么还有很多没怎么涨价的蔬菜啊,我们老百姓吃什么不是吃呢,选点便宜的菜,也未尝不可啊 。
总之肉类、蔬菜、米面粮油等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生活必需品,他的价格涨跌将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虽是小事,但是却是一件天大的大事,相信未来我国在民生领域的不断投入,政策的不断完善,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我们老百姓的生活成本一定会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
52021年菜价疯涨的原因是什么?一、灾害性天气导致上市量有所减少
9月以来,北方地区遭遇多年不遇,甚至是空前不遇的秋汛和洪涝灾害,一方面造成农田过湿,部分田块出现积水,导致蔬菜受灾200多万亩;另一方面,持续低温、寡照,导致光合作用下降,蔬菜生长发育受阻,甚至落花落果 。
二、农资价格上涨增加了生产成本
今年以来,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持续上涨,抬高了蔬菜的生产成本 。
三、运输流通成本明显增加
“菜篮子”产品是“买全国、卖全国” 。由于北方蔬菜受灾导致茬口衔接不畅,部分品种跨区调运增多,运距拉长,再加上汽油、柴油价格上涨,带动了运输成本明显增加 。
四、其他因素
一些北方设施蔬菜主产省电力供应不足,也影响了蔬菜集约化育苗和工厂化生产,此外,个别地区新冠疫情点状散发,也增加了产销衔接的难度 。
近期菜价回落
如今已是2020年1月中旬,距离春节越来越近,市场上的消费热情开始增加,而米面油价格较前期涨了2-5元左右,就连牛羊肉、鱼类价格也有所走高,不少人感慨消费不自由 。
实际上,蔬菜价格相比前期要便宜不少,比起去年也要低上一头,如在淄博一菜市场中,土豆才不过1.5元/斤,品相差的1元就可买到;萝卜1.4元/斤,西葫芦1.8元/斤,白菜1.3元/斤,芹菜1.6元/斤,胡萝卜2元/斤 。
这些常见的蔬菜价格相比去年第4季度要便宜2-3元左右,不过那些反季节蔬菜价格偏高,如西红柿5.6元/斤,黄瓜4.5元/斤,荠菜8元/斤,莲藕4.9元/斤,香椿芽20元/斤 。
常规蔬菜价格偏低,其实还因市场供应偏多,北方大棚蔬菜产量高,再加上南方蔬菜陆续北运,因而使得北方蔬菜并没有走高,就算临近年关,消费者也倍感消费自由 。
关于蔬菜价格上涨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