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蝉效应啥意思 寒蝉效应通俗什么意思( 二 )


文章插图
改变含义(偷换概念)有时候一则论证虽然看上去是有效的,但其实含有谬误,比如:
只要人们可以为自己打算,那么就是自由的 。
监狱里的罪犯可以为自己打算 。
因此,监狱里的罪犯是自由的 。
之所以会得出这种悖谬的结论,就是因为“自由”一次的含义模糊不清 。
他在之一句话中被限定指代一种心理的自由,但在第三句话中则指代身体的自由,这是通过偷换核心概念来改变论证结论 。如果想要进行有效演绎,就要注意论证中的关键词是否自始至终保持一致 。
伪问题有时,问题来自于问题本身 。例如,“上帝能否创造一座连他自己也搬不动的山?”就被哲学家认为是一类典型的伪问题 。它看上去十分深刻,但是由于它基于一些无意义的预设,因此最终是无法回答的 。
这一问题预置了两个相互冲突的条件,同时对“上帝全能”和“上帝也不能”发问,正如问你“能否做到自身做不到的事”一样无意义 。这类伪问题最终只会将人的思维引向死胡同中,因为它连出发点都是错误的 。

寒蝉效应啥意思  寒蝉效应通俗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不可靠的权威我们的大多数知识和意见都是来自于权威,特别是在这样一个高度技术化的复杂社会中,不诉诸权威是极其愚蠢的 。我们可以问经济学家利率下跌会发生什么,而当我们问错了人,就会出现这种谬误 。
例如:当利物浦主帅克洛普被采访人员问到关于新冠肺炎影响的问题时,他表示:“对这样一个严肃问题,应该让***人士发表看法,而不是足球教练 。”
这实在是一种清醒的态度,生活中我们时常遇到喜欢“指点江山”的成功人士,但在一个领域有所建树并不意味着他们在其他领域也同样如此 。
滑坡隐喻“滑坡”隐喻是论证中较为常见的情形 。所谓“滑坡”指一个打滑的斜坡,人一旦踏上去就会滑到底部 。在政治上,这又被称为“寒蝉效应”(chilling effect) 。
比如有人主张,任何形式的对自由言论的干涉,即使是禁止一个人在拥挤礼堂中喊“着火了”,都会导致自由言论最终消失 。
但是禁止极端情况就一定会危及整体吗?滑坡隐喻会使我们认为存在这种不可避免性 。例如,大量西方媒体对中国在疫情期间采取的非常规措施大惊小怪,主张这必然会损害公民权利从而招致反抗,而实际上这一切并未发生 。
寒蝉效应啥意思  寒蝉效应通俗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攻击稻草人拥有过硬论证能力的真实对手有时候是很难反驳的,因此,转而攻击一个假想敌实乃轻松之策 。
例如,当一个人主张“人总能为自己找到出路”时,他想表达的是人总能找到某种应对困难处境的方式 。而试图驳倒他的人则会立即解释为“一个人可以做成任何他想做的事”,比如扇动耳朵、飞到月球之类的 。
这种行为就是“攻击稻草人”,当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亲切地称之为——“杠精” 。
现在仔细想想,不论是在 *** 上被陌生人气到意识模糊,还是跟男女朋友争论时觉得“自己嘴笨”,大家的表达都跳不脱这些套路 。
越早理解这些“非形式”谬误,就能越早识破生活中的逻辑漏洞,从而调整说辞实现高效沟通,避免很多麻烦事 。
以上,理论内容引用自一本很好懂的哲学入门书:《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 。书中还讨论了很多我们关注的问题,比如自我、自由、道德、正义等 。
如果你感觉看完今天的内容还不过瘾,不妨带着你的问题,到书中去找找答案 。
寒蝉效应啥意思  寒蝉效应通俗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第10版)》作者:罗伯特·所罗门 凯思林·希金斯
本书的目的就是引导读者进入真正思考的大门 。罗伯特?所罗门教授尤以擅长授课和写作清晰流畅著称,他不像一般哲学导论著作那样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罗列哲学史上的一些观点,而是完全把读者当成一点都不了解哲学,从而按照一些大问题来组织材料,叙述生动,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为普通读者的考虑 。随着讨论的不断深入,读者会自然而然地进入哲学的殿堂,在不知不觉中熟悉哲学史上一些最重要的观点,而且很可能会对许多问题重新进行审视,真正享受思考的乐趣 。
哲学就是对智慧的爱 。它是对价值重要性的坚持,是对完全陷入生活琐事而仅仅随波逐流的拒斥 。我们渴望洞察,企盼理解,但我们的生活被常规攫住了,不时会被那些所谓的“消遣”或“娱乐”活动分神 。我们失去的是思考的快乐、理解的挑战、灵感,以及哲学的慰藉 。我们都是借着思想而生活的,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从事哲学,而在于是接受一种廉价的、没有挑战的替代品,还是试图进行真正的思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