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花缘读后感初三话题作文800字( 三 )


在讽刺的同时,作者也在一些章节中呈现了某种乌托邦的理想 。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文中写到的君子国 。君子国是个“好让不争”“惟善为宝”的"礼乐之邦",从君王丞相至贩夫士卒,莫不具谦谦君子之风;小说以此来否定专横跋扈、贪赃枉法的封建官场和尔虞我诈现实社会 。另外如大人国的人脚下有云彩,好人脚下是彩云,坏人脚下是黑云,大官因脚下的云见不得人而以红绫遮住 。黑齿国人虽面貌丑陋但个个追求学问,谈吐不俗 。作者对其所赞扬的风气习俗,也用了夸张的笔墨,让人读来捧腹 。

对女儿国的描写更具匠心 。作者设计出了与现实世界完全相反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女儿国中男女的角色与传统的观念完全相反 。这个构思有对《西游记》情节的借鉴,但作者的突破在于,他不仅通过这个情节表现对女子的政治才能的充分肯定,而且通过率直豪爽的林之洋被果王选入后宫,承受缠足、穿耳、责罚等种种磨难和痛苦的荒诞情节,对现实中女性的地位和遭遇给予了深刻同情 。
整本《镜花缘》的价值观是儒家式的,它歌颂父慈子孝,君明臣忠,让有学问的读书人都在故事中得到尊敬 。同时,它也描写了一群同样具有那些良好品质的少女,通过她们在才女考试中的表现说明女子也能承担像男子那样的任务 。就作者的时代来看,这样的观点无疑是进步的 。然而少女也像老学究那样谈《礼》、谈历史,终究是缺少了一些年轻人的灵性 。除此以外,作者借书中人之口,对通俗化的儒家提出质疑,像奢侈的婚葬礼仪、讲究排场的宴会、是非不明的诉讼等 。质疑之余,作者又树立起那些海外的“理想国”:君子国、轩辕国 。这种思考和探索的精神,是值得称赞的 。
这本书很大的一个不足,在于宿命论、果报论的色彩过于浓重,这一方面与我自己不相信转世投胎之类的说法有关 。书里的好人都有神仙庇佑,逢凶化吉,而恶人都是注定受苦难,下一世要做禽兽的 。每次考虑到将来之事,最准的永远是天象、卦象,而且从来没有算错过 。固然,正史上的星象和市井童谣也遍地皆是,也是一个比一个准,但我宁愿相信是有智慧的人根据现状判断将来,而假说成是天象以让人信服 。本书中常有这种宿命的巧合,仿佛都是注定一般 。不过我们大可不必吹毛求疵,即使在今天,不也有相信那些星座之类的说法的糊涂虫么?
总的说来,《镜花缘》还是给了我很多有益的启示,发展了我的想象的空间 。这本书能够流传至今,自有其不可磨灭的价值所在 。
镜花缘读后感初三作文800字5
什么,进花园?当听同学说起这本书时,我满心惊诧:这个书名也太另类了吧!仔细一看,哦,是《镜花缘》,好一个清新脱俗的名字!
带着好奇,带着期待走进《镜花缘》中,才发现真是一书一世界 。直到合上书本的那一刻,我依然感觉很奇妙:百花仙子冬季开花违反了天规,被玉帝贬下凡间,成为武则天女侍中的100名才女,她们来自不同的国家,说着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风俗和性格,可她们却因才而聚在了一起,成为知己 。她们之间的各种娱乐活动,甚至餐厅游戏中,都是才华显露,信口吟诗,随口对句,直让人拍案叫绝 。
是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家长经常对我们说,要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成人成才 。作者李汝珍也提醒我们:平时一定要好好学习,厚积薄发,将来才能成为一个有用之人 。一个人只有才华傍身,才能有傲然之姿,才能立足于世 。我感到一种读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
我不禁自愧起来,平时读书学习时,我总觉得自己所懂得已经足够了,骄傲得听不进父母苦口婆心的劝告 。可当我看到书中的那些十二三岁的少女们已经谈论四书五经,发表她们对朝政的看法,我就在想,她们也不比我大多少,怎么这么优秀,还这么努力?我突然明白:伟大源于平凡,努力就是一种选择,不甘平庸的心是最重要的 。
可影响最深的,还得从开头的细节说起:百花仙子和嫦娥立下了百花不得齐放的誓约 。但百年后,武则天下旨令百花齐放,百花仙子当时恰巧外出,于是众仙子决定擅自开花,待百花仙子得知此事时为时已晚,为守誓言,甘愿堕落红尘!此事作者虽只是一笔带过,但百花仙子兑现誓言的那种决然,虽是明知这件事的发生不是自己的错,对身为一洞之主的她,为了庇护自己门下的花仙子,她没有为自己辩解,甚至拒绝了百草等三位仙子的求情,毅然下界接受惩罚 。这不仅一种敢于担当的勇气,也是一种言出必行的品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