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计划上学期 一年级数学科教学计划( 三 )


教学措施
1.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
2.在教学中尽量体现学生学习数学的知识形成过程,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 。
3.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 。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
4.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
5.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
6.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作业分层设计 。
7.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
一年级数学科教学计划3
一 、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本学期的学习,能够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在对简单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探索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的教学内容:
1.数与代数: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即教材的第一、三、五、七单元;2.统计与概率:包括分类比较和简单统计图表,即教材的第二、八单元;3. 空间与图形:包括立体图形认识、方位与图形即教材的第四、六单元;4. 实践活动:“找找周围的数”和“大蒜有几瓣” 。
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20以内数的认识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这两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本册教材的难点教学内容是: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三、学生分析
一年级新生刚步入校园,基本上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而且生源情况复杂 。因此,我们要在学习习惯的培养上下功夫,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完成从幼儿向小学生转轨,使他们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四、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求难、求广 。应该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少一些呆板的练习,适当布置有趣的作业,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提高其学习的兴趣 。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
教学进度表
准备课“海底世界”——数数 1课时
第一单元: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 9课时
找找周围的数 1课时
第二单元:妈妈的小帮手——分类与比较 3课时
第三单元:走进花果山——10以内的加减法 18课时
第四单元:有趣的游戏——认识位置 2课时
智慧广场 2课时
第五单元: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认识 5课时
智慧广场 2课时
第六单元: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 3课时
分积木 1课时
第七单元:小小运动会——20以内的进位加法 9课时
第八单元:雪山乐园——总复习 5课时
一年级数学科教学计划4
七年级数学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学期的教学,要使学生学会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及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

推荐阅读